陳茂波:今年萬八私宅勢超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本港住屋細、置業難,一直困擾市民。民建聯昨日舉行圓桌會議,討論「香港土地及房屋政策-回顧與前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是講者之一,席間指有信心今年1.8萬個私樓單位供應量能達標,另計及鐵路上蓋物業、市區重建及私人發展,料可再多1萬個潛在私樓單位供應。他表示當局正準備作顧問研究,興建大廈讓回收業、修車行及貨場等行業「上樓運作」以釋放土地建房屋。
面對高昂的樓價及房租,不少市民「望樓興嘆」。民建聯今次舉辦土地政策研討會,邀請各方專家及持份者進行討論,包括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城巿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劉國裕及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榮譽兼任教授林雲峰等,希望集思廣益為解決住屋問題出謀獻策。
今年再申請改劃40幅用地
陳茂波表示,今屆政府取消勾地表制度,恢復賣地制度,是為取得主導權。他指根據政府賣地條件,規定發展項目需建成一定數目單位,因此有信心今年有1.8萬個私人單位供應。他續說,截至今年5月底,政府已向城規會申請改劃66幅土地,當中55幅已獲批准,可提供約6.5萬個住宅單位。城規會同時批准增加42幅土地的地積比率,可額外提供約7,800個單位。政府今年內會再向城規會申請改劃40幅用地。
陳茂波強調,維持土地供應達標,增加房屋供應,房屋市場才會正常。他稱政府會繼續主導土地供應,亦會儲備土地以應付市場的大變動。另外,他又提到,「發展棕地是必然之選,政府不會退縮」,但由於會影響到回收業、汽車維修及物流業,當局正準備作顧問研究,例如興建多層式大樓,供上述業界「上樓運作」以釋放土地。
盼社會支持東涌填海造地
陳茂波又提到,香港自2000年政府在維港填海司法覆核敗訴後,每年填海造地的土地面積,較以前下跌八成,某程度解釋了香港現時土地緊絀的原因。他希望市民支持維港以外的填海工程,如東涌東部填海工程具重要意義,因為是可以容納40萬至70萬人的地方,是重要的新市鎮擴展計劃,期望社會容許更多填海發展計劃。他又指出,明白社會有不同的意見及關注,而土地政策具爭議性,會謙虛及務實與市民商量。
土地規劃及開發需時,港府需要未雨綢繆。陳茂波提到,香港填海造地需時約十多年,認為現時應開始考慮2030年至2040年時的土地需要,政府現正更新發展策略,文件名為《香港2030+》,希望可於今年下半年公佈供社會討論。他強調,政府會繼續努力,做好土地儲備,當市場有大變動時可以反應更快,減低對社會的影響。
負責主持會議的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k表示,現時樓價及租金超出市民負擔水平、公屋輪候時間長及居屋供應少,通通與土地供應不足有關,要求政府繼續開發土地,令公屋供應量與「三年上樓」的承諾掛u。她又建議政府向特定組群,如輪候公屋三年以上的居民發放租金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