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葉澍堃前局長的公子放下大律師不做,在灣仔開了一家酒吧,經營越南和法國風味,使我想起北京有一家類似的餐廳,名字很別致,叫做「西貢在巴黎」。
一個北京女孩在法國諾曼第旅行,無意間走進一家餐廳,餐廳的大廚手藝出眾,在一邊忙碌的妻子是個越南人,難怪法式菜中透着東南亞味道。法國廚師年輕時愛上了東主的私人醫生--秀美的越南少女,恩愛攜手四十年,兩人都喜歡料理,在諾曼第開了自己的餐館。小館誘人的美食,醇香的美酒充滿美味與浪漫。北京姑娘愛上這家小館,也愛上了他們的漂亮能幹的兒子--法越混血小伙子,小伙子娶了北京姑娘,像他的父母一樣,又成就了一段亞洲的委婉和濃郁昂揚的歐陸相遇的姻緣,一家人有着傳奇般因美食而結緣的愛情故事。
婚後,小夫妻和父母商量,決定一起去到姑娘的故鄉北京,於是就有了「西貢在巴黎」。餐館選址在鼓樓旁,綠樹掩映下,出門是胡同,抬頭是古老的鼓樓城樓。餐廳裝修是簡約的法式品味,每一處都由東主細心裝飾,東南亞風情的檸檬綠牆壁,標準的法式兩人小餐枱,擱架上、牆壁上,是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各式物件,每一件都有故事,最有意思的還是印在菜單上,他們一家人的傳奇美食故事。北京吃越南菜的館子不多,零星幾家多是形似味不似,「西貢在巴黎」經營的菜式並不新奇,西貢料理、越南春卷、法式蝸牛、芒果鴨胸等,越南湯粉別有特色,做湯粉就像北京人做餃子一樣,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一碗好的越南河粉,米粉爽滑、湯汁清澈鮮美、配菜新鮮豐富,九層塔、越南芫荽、薄荷、豆芽,小米椒,青檸,差一樣也不行。北京曾經評選「一碗銷魂」越南河粉,他們家的名列前茅。
我是朋友帶去的,去時餐館不大,除了各種擺設與眾不同,還有法國導演拍的《情人》海報,徐克和東主的合照等,主人除了美食還喜歡電影。最引我注目的,是緊靠窗邊的一棵大樹,主人指點我細看,原來這棵樹竟然是長在鄰家的屋子裡,樹枝頑強地穿過屋頂伸向天空,見過難忘,我把它寫進當時正在創作的一齣話劇裡。
後來我沒有再去過,但介紹給許多朋友,也一直關心着這一對喜愛電影的中法越年輕人。聽說餐館盤下了隔壁的房子,地方大了,有個小四合院,還有天台,那棵長在屋子裡的大樹被解放出來,成為小館遮蔭的天然大傘,他們的一雙女兒也一定已經長成標緻的小美人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