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本來已日落西山,但一場滑稽的公投,令英國又回到人們的視線中。這個當年曾征服北美大陸和亞洲多國的大英帝國命運何去何從,尚是未知數,但她卻給曾殖民過的地方留下不少傳統,授勳制度就是一例。
每年「七一」,除了回歸慶典和遊行示威兩大「盛事」外,另一項尚算受人矚目的是政府的「授勳名單」。「尚算」只是客觀陳述,主要覺得這份名單愈來愈疏離,我身邊不乏關心港事國事天下事的朋友,但對授勳之事都很淡然,因為是「小圈子玩意」。
在我的理解和期望中,授勳和受勳都是很莊嚴的事,也很光榮,尤其是那些在戰場保家衛國或在災區救死扶傷的人。當然,在和平時期和富裕社會,沒有那麼多捨身取義的英雄,人們也不希望有這樣的英雄。我亦同意社會應對品格高尚和對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士予以嘉獎,以樹楷模。
只是每次看到那份長長的授勳名單時,我就大惑不解:為什麼有那麼多高級公務員?而且,幾乎所有問責高官都持有金紫荊星章?難道沒有了這顆「星」,他們就不服務市民了嗎?他們的服務沒有收費(薪金和褔利)嗎?
所以,我對授勳予公務員和高官是有保留的。不是說他們沒有貢獻,但他們畢竟是受薪(而且是公款)的,而香港公務員薪金之高在世界上有名。他們服務公眾只是「打好這份工」而已,這跟超市服務員、銀行櫃員,甚至的士司機服務市民,本質上沒有分別,除非有職責以外的殊榮貢獻。
前特首曾蔭權是很會照顧自己人的官,他任內的局長都有金紫荊星章。他在臨別前,「特首辦」幾乎人人有份,所以,比起看來一本正經的梁特首,曾特首顯然較受公務員歡迎,而小圈子之名也就這樣起了。
特區「授勳」本是殖民文化的延伸,但「宗主國」似乎做到較好的平衡。她每年的授勳名單中總有具代表性的「創作人」,從演藝、運動界明星到設計、文化界名人,他們都是憑個人實力揚名的「個體戶」。
香港近年的授勳名單偶有亮點,尤其是粵劇名伶白雪仙得了「金紫荊」,這是藝術界人士得到的最高榮譽,另外就是單車選手黃金寶得了「銀紫荊」。香港創作人不是沒人獲勳章,但幾乎都只是「銅」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