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每個易地搬遷戶 至少有一人就業

2016-07-11

熊仕國一家的故事其實不是所謂「典型」。陪同記者採訪的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一位官員肯定地說,「熊家不是典型,只是其中之一」。

和熊仕國家一起搬來白龍社區的,共36戶170人。他們分別來自播州區4個鄉鎮、15個村、26個村民組。熊仕國找到新工作也非個案,這批搬來的人們,截至目前已有45人找到新工作。這位移民局官員說,政府的目標是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

熊仕國等36戶是搬入白龍社區的第一批搬遷戶。這個社區總共單獨規劃建設了226套小高層步梯房,用於接納像熊仕國一樣的人們。6月14日,第二批52戶206人完成了分房,目前正在陸續搬來和有序就業。

安置小區選址 須能提供崗位

這位移民局官員介紹,為符合能夠為這些搬遷戶找到工作的前提,易地扶貧安置小區的選址,大多擇選像白龍社區一樣的城鎮商貿小區,此外還主要選擇在工業園區附近或裡面、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所在地、中心村等等城鎮進行安置。

記者在稍後採訪的赤水市楊梅山安置點了解到,這個安置點距離市中心僅1.5公里,且有城市公交車來回穿梭。更妙的是,這裡本來就是赤水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範圍。當地提供的資料上說,該安置點周邊有新錦竹木製品、閩興竹業等多家規模工業企業,可提供普工就業崗位1,000餘個。同時,該安置點緊鄰嚴家河濕地公園、生態體育公園等項目,可就近提供60餘個就業服務崗位,讓搬遷戶可就近務工。目前,已確定的搬遷對象共63戶274人,已搬遷入住或正在裝修35戶170餘人(裝修9戶43人),其餘搬遷對像將陸續搬遷入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