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旋
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昨放榜,今年考生總人數約六萬八千多,不少報道也提及考生面對不少壓力,有的更徹晚難眠。自從實施三三四學制後,很多學生認為一試定生死,若一時想不開,便覺名落孫山,從此頹廢一生。
早前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狄志遠總監曾指出新一代孩子物質不缺、食物營養豐富,卻少了一份恒心、耐性和面對困難的能力。現今社會千變萬化,面對事情比從前複雜,孩子更加需要非凡抗逆能力、堅毅意志力、樂觀心態等才能抵擋風雨。高抗逆能力沒有速成班,應從小培養,每次失敗就是鍛煉好時機,愈捨得放手,孩子愈能展翅高飛。
有不少調查也指出孩子壓力有部分來自父母期望,供書教學多年,望子成龍心態不為過,特別現在生孩子貴精不貴多,當然「下重注」,希望孩子必成鳳凰。曾有男生在外國留學,耗盡父母積蓄,原來他早已輟學,又不敢告訴父母,在外國玩樂幾年回港,父親氣得差點斷絕父子關係。
其實上面所說的,只是極少數的學生。大多數學生幼承庭訓,在父母的關懷愛護下經歷了十多年的童年生活,至今已是成年人了。十八歲的青年在人生中是新的開始,部分家境不允許者,只得結束校園生活,真正踏入成年人的道路,走進社會職場開展新生活。當然,大部分同學家境還可以繼續升學,不過最重要的是文憑試的放榜,成績如何是決定因素,關鍵在成績達到大學學位入學標準。事實上,六萬餘名應屆畢業生爭取大學學位,僧多粥少,無可否認壓力甚大。不過,中學畢業生的出路多樣,升大學只是其一,可以修讀副學士、專業學院等等。
有條件者喜歡赴海外或進入內地讀大學。香港回歸祖國後,愛國青年投考內地著名學府者眾。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的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廣東的暨南大學、中山大學等等,都是畢業生嚮往的學府。但是,由於歷史關係,更多的畢業生選擇到美國、英國、加拿大,近年更多的是去澳洲升讀大學。最近,英國脫歐,英鎊大跌,對於準備到英國留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是好消息,所需學費及費用,約略計算,可節省四分之一。不過,亦有家長經過深思熟慮後,反而有憂慮,因歐洲受恐怖襲擊威脅日增,反而是赴彼邦升學的致命傷。每年每當蟬鳴荔熟時,正是莘莘學子為前途而深思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