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四年終受理 大降賠額盼勝訴
時隔五年,2011年渤海灣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近日再次引起關注。上月下旬,山東近200戶漁民養殖戶籌集逾200萬元(人民幣,下同)訴訟費至青島海事法院,起訴美國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距事故區域最近的島嶼煙台砣磯島漁民哭訴,自2011年6月溢油事故發生後,當地養殖的扇貝因遭污染一度幾乎全軍覆沒,遂於2012年遞交起訴狀,但直至2015年10月底才獲法院受理。由於案件受理拖了數年,且遲遲沒有結果,因此在此番起訴中,部分漁民承擔不起高額的訴訟費而降低了索賠額度,很多甚至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左右,希望增加勝訴機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江宏 山東報道
在「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中,山東煙台所轄的廟島列島赫然在列。它由眾多美麗的小島組成,砣磯島是其中一座。2011年6月,康菲中國和中海油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砣磯島是距該油田最近的島嶼,只有39海里(72公里)。
最近島嶼養殖 一度幾近絕收
今年66歲的王忠國告訴記者,自2003年開始,砣磯島的漁民開始大規模養殖蝦夷貝,這種扇貝的品種源自日本,售價頗高,2010年每斤能賣到11元左右,有的養殖戶當年就賣了100多萬元。2011年,漁民紛紛擴大規模,他自己也投入10萬元左右準備大幹一場,沒想到6月以後所養的蝦夷貝陸續死亡。
「2009年投放準備出售的成貝死了五六成,2010年投放慢慢長大的中貝死了九成,2011年剛剛投進去的小貝則陸續死亡,幾乎全軍覆沒......」三年幾近絕收,王忠國談起此事仍然十分失落,他指那時候砣磯島岸邊隨處可見死亡的蝦夷貝,後來知道渤海灣發生溢油事故,風大時海邊還吹來了不少油污,作為離事故現場最近的地方,砣磯島漁民認為蝦夷貝的死亡與此不無關係。
「有人告訴我們那些到岸的油污並不是康菲的,那究竟是哪兒來的?其實現在是否賠償已經不重要,我們就想知道到底為什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
康菲負責作業 魯津不獲賠償
官方資料顯示,2011年6月4日,位於渤海海域中南部的蓬萊19-3油田B平台發生溢油事故,同年6月17日,C平台C20井發生井湧事故。事發時油田的作業者為康菲中國公司。這是近年來內地第一宗大規模海底油井溢油事件。次年6月,由國家海洋局、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宣佈,事故造成油田周邊及其西北部面積約6,200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水污染。
2012年1月、4月,康菲中國和中海油先後與農業部、國家海洋局達成10億元的漁業損失賠償補償協議、16.83億元的海洋生態損害賠償補償協議,其中7.315億元用於賠償補償河北省樂亭縣至遼寧省綏中縣連續岸段受污染「四縣三區」(見地圖)漁民養殖損失。但同在渤海沿岸的山東和天津卻並不屬賠償之列。
案件多年未果 部分退出訴訟
據該案公益代理律師郭乘希表示,雖然2012年砣磯島200餘戶漁民就向青島海事法院遞交起訴狀,向康菲中國、中海油索賠6.06億元,但一直未被受理。直至2015年10月底,漁民才陸續收到法院受理此案的通知。
郭乘希指出,案件多年未果,島上漁民對於能否勝訴逐漸喪失信心,此次有100多戶漁民未交費退出訴訟,剩下的漁民亦由於承擔不起高額的訴訟費而變更訴訟請求,降低了索賠額度,其中砣磯島110多戶漁民籌集訴訟費45萬元,向上述二被告索賠2,800餘萬元 。此外,煙台市牟平區亦有84戶漁民交納逾160萬元,索賠約1.44億元。
郭乘希表示,能否勝訴「風險很大」。值得慶幸的是,2011年下半年她和另一公益律師賈方義曾多次到海上和砣磯島取證,收集和保存了山東漁民養殖損失和油污到岸的大量數據和證據,為索賠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