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政爭窒礙發展損民生 倡多招應對經濟陰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能有今日的成就,專注經濟發展是其中重要一環。立法會九龍西候選人梁美芬昨日坦言,近年的政治爭拗與社會紛爭,已嚴重窒礙香港的發展步伐。面對經濟形勢轉壞,她認為當務之急是「促經濟,保民生,撐香港」,並提出要壯大中產、扶助青年向上流動,及扶持創科業等多項對本港有利的經濟措施。
梁美芬昨日在其facebook發帖公佈她在經濟方面的政綱(左圖)。
她指出,香港不能繼續停滯不前,因此希望社會可放下爭議、聚焦發展,提升本港整體的經濟實力,迎接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為了達致該些目標,她提出了四大方向。
扶青年:增出路向上流
青年人是未來社會的支柱,梁美芬指出,必須扶助青年向上流動,具體措施包括將「青年發展基金」加碼至10億元,並轉型為「青年創業基金」,向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供低息貸款;同時應檢視專上教育和職業教育政策,為合資格但未能升讀本地資助大學學位的學生提供更多出路。
壯中產:締橄欖型社會
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的中產人士也不容受到忽略。她認為,應訂立10年後中產人口比例達50%的目標,引入完善的政策配套,令中產壯大,締造橄欖型社會。
因此當局應鼓勵生育,如提高子女免稅額及訂立新生嬰兒免稅額,及為免稅額分級,每多生一名子女,免稅額可再增加。她又建議增設租住私人樓宇免稅額等,紓緩中產人士的住屋負擔。
助長者:再就業嘗創業
她續說,由於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持續減少,因此政府應加強退休人士再就業的支援,鼓勵社會歡迎身壯力健的長者重投社會。政府亦應成立專責小組,研究發展銀髮產業,並讓退休人士發展「第二職業」,即再就業甚至嘗試創業。
拓創科:看齊鄰近地區
在創科方面,梁美芬認為香港應加強支援,目標是在10年內提高研發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至2.5%以上,與鄰近先進國家和地區看齊。政府亦應為願意投資科研的企業提供誘因,如提供科研開支3倍扣稅的優惠。
在提出這四個方向的同時,梁美芬還提出了其他經濟政策建議,包括有序地落實基建工程,保障工人飯碗;設立10億元「失業或轉型貸款基金」,協助有需要人士轉型或創業;檢討及修訂與消費者權益相關法例,為消費者提供完善保障。
另外,梁美芬昨日以黃埔東區議員的身份,親自代表居民往市政服務上訴委員會,反對黃埔花園8期卡拉OK酒廊酒牌申請、延長售酒及飲酒時間由凌晨12時延長至凌晨2時。
她表示,已清楚反映黃埔花園大部分居民的反對意見,要求上訴委員會考慮黃埔居民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