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翠袖乾坤:回老族

2016-08-26

文潔華

近年常說「啃老族」,但啃老族有部分成長以後當上了「回老族」,可見族群不是本質化地永恒不變的。

情況並不只在中國發生,也在美國。這幾天在美國,便碰上了一些回老族人,他們年過三十,發現父母老了,健康不再如前,退休以後倍感寂寞。啃老族在享受了近二十年的福蔭和自由,開始有歸巢之念,雖然心中也有憂慮,對自己的忍耐力和適應力亦感懷疑。

一個打算回巢的律師年近四十,在紐約生活了十多年,最近有成家之念,幸好未婚妻願意與他共同進退。他們習慣了紐約的五光十色,在東村(East Village)居住熱鬧極了,但想到父母關係緊張,有義務做回巢燕,知道此舉會給父母帶來極大的安慰。但巢在侯斯頓!那廣闊的平地是他熟悉的童年市鎮。但他聽見同樣由紐約回流到侯斯頓的好友說:「兄弟,真想念在東村的您們,我在這兒十分不習慣,早晚都沒有雜音,只有頭上的一大片天空,快受不住了。」

他想到回巢以後,母親定必隔天敲門,送上湯水和親自烹調的食物......自己有心理準備,但不知可以有多大妥協。然而愛父母之心原來是顆種子,待歲月的土壤準備好了,會萌芽生長的。

回老族的先兆,是對哺育之愛的肯定,並甘願付出。近年,年輕母親餵哺母乳成風,認定這是天職。但社會並未有給她們充分的支持。人們還是投以奇異的眼光,連女人都對那些得在公共場合授乳的母親惡言相看。有這樣的一個個案:一位授乳的母親因為上班的地方小,人多,洗手間不清潔,於是每逢中午,她會叫計程車在辦公室附近兜圈,先要司機清潔車廂和去除煙氣,再吩咐他不得往倒後鏡回望。她在車廂裡以快速的動作把母乳儲好,整理後下車。午膳匆匆,如此艱難完成母親的動作,也沒有想過她的啃乳族未來會給她什麼回報。如此對曾愛護她的父母,自有同理之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