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深港通有利兩地股市及經濟

2016-09-01

周全浩 香港能源經濟學會會長

從恒指分析,今年低位見於2月的18,278點,相信下半年有機會上試24,500至25,500 點的全年高位。深港通可望於年底通車,是刺激兩地股市上升的一大動力。

尤其深港通沒有資金額度的限制,意味着人民幣可在兩地股市自由進出,香港成為外資進入中國股市的門戶,變相對全球投資者開放,是一個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預期深港通能刺激兩地股市,並有利兩地經濟發展,因素如下:

一,深港通大大提升A 股被納入MSCI指數的機會,此乃世界權威性指數,許多外國投資者或基金公司,若想購買本土以外的股票,皆會參考或選購此一指數成份股。換句話說,A股若能納入該指數,可吸引更多外資流入中國股市。

屆時港股同樣受惠。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時同一間國內公司,分別在中國內地及香港上市,但某些H股價格明顯比A股低,部分差價更達三、四成,可見一定程度上,港股更具吸引力,能吸引外資買入H股或在港上市的A股ETF,如恒生H股(股份編號:2828)及華夏滬深三百(股份編號:80737)等。

二、隨着外資流入增加,為了吸引更多市場資金,國內公司需改良企業管治,與國際接軌,如管理層會強化對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行為的監管與打擊。此舉有利整頓國內行業的風氣。

三、中國有興趣利用股市資金發展經濟,因為股市具集資功能。世上任何一個國家皆有意振興當地股市,協助本土企業籌集資金,是國際常用的集資方法。

尤其中國近年大力推進「一帶一路」策略,藍圖橫跨歐亞大陸近60個國家,計劃在沿線國家興建港口及鐵路等,基建工程碩大,涉及龐大的融資需要。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及銀行體系穩健,法律制度完善,具有健全的監管制度,又有充足的會計、法律及金融等專業人才,因此,外國人一般對香港的制度及架構較有信心,極具吸引外資的優勢。

相信深港通開通後,香港將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利便亞投行或國內公司,利用香港這平台融資,例如發行債券或新股等。

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常有大波動,股價大升後必跌,大跌後亦會回升,在長期移動平均值上下大幅波動,乃股市重要的運行原理。因此,投資者宜審慎,股價搶高後不宜高追,高位回吐後等跌浪來臨才吸回,才是明智的投資策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