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低資加兩蚊至34.5元 惠15萬人

2016-10-08
■最低工資時薪加至34.5元,15.4萬名僱員受惠,最多人受惠行業依次是物業管理、保安、零售及清潔。資料圖片■最低工資時薪加至34.5元,15.4萬名僱員受惠,最多人受惠行業依次是物業管理、保安、零售及清潔。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鄺慧敏)「打工仔女」又一喜訊,勞資雙方拉鋸多時,終就法定最低工資最新水平達成共識。據了解,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最低工資時薪水平由現時32.5元加至34.5元,稍後提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審議,預料明年5月1日生效,15.4萬名僱員即時受惠,最多人受惠行業依次是物業管理、保安、零售及清潔。 現時32.5元時薪水平由去年5月1日起生效,建議加幅為6.15%,與過去兩年間累計通脹相若。

政府於2011年5月實施法定最低工資,當時時薪水平為28元,法例規定必須就工資水平「至少兩年一檢」。最低工資委員會上周五開會,經過近6小時會議仍未達成共識。

據了解,當日會上討論最低工資水平於在時薪34元至35元拉鋸,後來大部分委員接受34.5元水平,但有勞方代表堅持35元不退讓,至會議結束時仍未能取得共識。

勞資雙方共識 不影響通脹

消息指,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翟紹唐在上次會議後,繼續游說勞方接納34.5元水平,終在昨日達成共識,勞資雙方亦相信新最低工資水平對通脹及失業率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委員稍後將簽紙作實。

根據最低工資委員會時間表,委員會須在本月底前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就新最低工資水平作出建議,並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最終決定,預料明年5月1日生效。

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5月至6月,41,900名僱員僅領取32.5元最低工資水平薪金,共計有15.4萬名僱員時薪低於34.5元,他們將因是次調高最低工資水平即時受惠。

黃國:底線要有實質增長

最低工資委員會勞方代表黃國表示,勞方在諮詢期間提出水平要達到時薪36元至41元不等,底線是要有實質增長。他不認為今次是理想水平,但無奈接受,又形容今次談判勞資雙方寸步不讓,是歷來最艱難。

潘兆平鄧家彪挺「一年一檢」

勞聯立法會議員潘兆平指出,雖然最終建議水平與勞方要求仍存在差距,只能夠維持與通脹相若加幅,但認為勞方代表已盡了很大努力,他亦尊重委員會談判結果,但認為應改為「一年一檢」。

工聯會前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只加得兩蚊雞,打工仔不接受,許多工會亦感到失望。」他指出,對上一次檢討水平時,資方以受「佔中」影響,經濟不穩為由,拒絕大幅上調金額,「兩年後的今天,他們仍是一句經濟不穩,反映資方冥頑不靈。」

他續說,現時加幅只能做到保障工資不致太低效果,但要分享成果遠遠談不上,必須「一年一檢」才能更客觀、更真實、更保障到打工仔。

唐賡堯:應增至35元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不滿加幅,認為應上調至35元。他表示,基層工人收入不多,但生活成本不斷增加,認為加幅未能追上通脹。

他批評,通脹由於租金上升所致,與增加最低工資無關,資方不能以此為由剝削員工。他又擔心增加最低工資後讓僱主有藉口裁減人手,使員工工作量增加。

人力顧問:厭惡性行業更難請人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最低工資上調至34.5元,或令基層員工轉而從事保安等較舒服的工作,不再選擇從事厭惡性工作如洗碗、清潔等。

至於會否出現工資上調的漣漪效應,她認為要視乎行業及職位而定,「近年本港經濟一般,個人遊旅客減少影響零售及飲食業,僱主未必有條件調整薪酬,特別是收銀、侍應及銷售員等職位較易請人,僱主未必會提升薪酬;較難聘請員工的厭惡性行業則有機會提高薪酬。」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