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心顫」難測 30%隱形患者易中風

2016-10-19
■陳藝賢(右二)估計每年有近3名因心房顫動疾病而中風的長者。 趙虹  攝■陳藝賢(右二)估計每年有近3名因心房顫動疾病而中風的長者。 趙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年紀愈大,患上心房顫動的風險愈高。「心顫」沒有明顯病徵,卻隨時可以令「老友記」患者中風甚至死亡。有調查發現,逾1萬名50歲或以上長者中,有267名檢測為心房顫動患者;當中200名患者中,有30%自評沒有患上心房顫動的問題,屬隱形患者。

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擔憂該類患者「一出事就是中風」,估計每年有近3名長者因而中風入院。

外展大使落區測出「心顫隱者」

「測隱知心」長者外展大使計劃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作,於去年11月培訓逾80名長者並擔任外展大使,到訪117所長者社區中心,合共為10,737名50歲或以上長者進行簡單的心電圖檢測,再交由醫學顧問團隊診斷。

結果發現,有267名長者被初步檢測為心房顫動患者;當中200名接受問卷調查的長者中,有30%稱自己沒有患上心房顫動的問題,屬隱形患者;亦有13.5%稱不知道自己有否患病。

調查又發現,該30%自評沒有患病的隱形患者中,45%沒有出現暈厥、胸痛、頭暈及心悸等任何心房顫動的病徵;亦有20%過往完全沒有任何相關病歷記錄。

該計劃醫學顧問團隊召集人、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指出,該類隱形患者「一出事就是中風」,擔憂到時治療已為時已晚,估計每年有2.8名患有心房顫動疾病的長者因未有接受適切治療而中風。

陳藝賢引用是次計劃數據指,近半受訪長者會就心房顫動求診,並有良好藥物依從性,相信有服用相關藥物的70%長者可成功預防中風。他又相信,該計劃每年能有效降低0.8個因心房顫動而中風的人士,有信心若計劃可全港性推行,每年可減少約230名該類中風患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