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選手可以因應自己的能力,挑戰10公里、半馬、全馬,甚至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正如學習一樣,每個人的能力、興趣也不同,要花多少時間學習也有差異。坊間有很多關於功課多少、深淺的爭議,如果用較科學的角度看,每名學生不可能都適合同一套功課模式,一份功課是否超出學生的能力,追蹤個別例子,並不能作出結論。
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可以很大,一般家長並不了解,這與學生做功課的速度有極大關連。有些學生如能掌握當天授課內容,半小時便可完成10條數學題,否則掙扎兩個小時,卻一條也解不開,這當然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那不如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成不同組別,進行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習吧?分流教育可能是較有效的方法,但這會引起標籤化的問題,對學生的成長、自信心、性格培養等未必有好處,亦與香港推行融合教育的理念相違背。
功課多樣化 學習個性化
功課爭議的另一個討論點是操練問題,是否操練關乎功課的模式。
如果功課是不斷重複抄寫和背誦,這當然有操練的成分;但若然是一些如資料搜集、分析、寫作等的功課,難度和學生所花的時間是會較抄寫高和長,不過這些都是能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功課,並不屬於操練,而背後亦有重要的教育理論支持。
事實上,近年的功課模式已較傳統的功課更多樣化。在21世紀學生能力框架中,應用資訊科技和培養高階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利用網上學習平台,學生可按個人能力完成不同程度的練習,達至個人化學習。
探索類及專題學習的功課,學生可以靈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題目,並以不同模式演繹,例如以文字、圖畫、錄音或影片等完成一份閱讀報告,既可發揮學生的創意,亦能配合他們的興趣,即使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學生對功課的投入度和滿足感卻很大,且從探索中學到更多,是培養高階能力的有效模式。■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