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知青,是半個世紀前那個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時光流逝,青春不再。許多當年血氣方剛的青年,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懷舊也好,追思也罷,近年來伴隨茠儕C回訪「第二故鄉」的熱潮,北京、上海、黑龍江、寧波、西昌等地知青博物館應運而生,成了博物館家族中的「新寵」,吸引茼U界人士的眼球。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風和日麗、天高雲淡,我懷荂u探秘」的心情,走進2016年9月24日開館的「建甌市知青文化博物館」。
建甌市知青博物館,安身在離建甌市區20多公里的小松鎮穆墩村知青點原址的幾棟小樓裡。樓上樓下,或大或小,十來個展室,除了一個陳列茪@些當年知青用過的勞動工具、生活用品等「實物」外,其餘多以知青生活、生產圖片為主。走進第一展室,一幅高近三米、寬七八米的圖片,佈滿整面牆壁,顯得分外醒目。照片中,數百名身茈捰牄谷蝖B精神煥發的知青席地而坐。他們有的朝氣蓬勃,有的稚氣未脫。前排中央五位女知青手扶捲起的旗幟,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透過這幅頗為震撼的圖片,我依稀看到了那個狂熱時代的縮影。
建甌市知青博物館,佔地面積不大,不算雄偉壯觀,但卻藏有「鎮館之寶」--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的親筆題詞。該題詞原件出自曾在小松鎮插隊的福州知青、著名攝影師胡永奎之珍藏。據胡永奎回憶,1999年2月15日(大年三十)上午,在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聯合舉辦的春節團拜會上,身為民建福建省委宣傳部長的胡永奎,巧遇習近平同志。胡永奎說,今年是首批福州知青插隊閩北30周年,200多位知青,近日準備赴建甌市小松鎮看望父老鄉親,如有可能您也抽空一同前去看看。習近平答曰:你是閩北知青,我是陝北知青,我們是知青兄弟,這次我脫不了身,請代我問大家好。胡永奎便抓住機會,懇請習近平「寫幾個字」。他想了想,隨即寫下「廣闊天地,終身難忘」八個字,落款「習近平1999年春節」。這句題詞,雖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後來,不脛而走,傳遍大江南北,成為知青文化的縮寫!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發生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不過,早在1955年,毛澤東就對青年一代提出了「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新命題,希望城市青年能與農民一起同甘共苦,經受鍛煉和考驗。十三年後,1968年底,毛主席發出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後,廣大知識青年滿懷革命豪情,爭相奔向農村,踴躍奔赴邊疆,踏上了與貧下中農相結合的全新之路。聲勢之浩大、影響之深遠,前所未有、舉世矚目。
幾十年過去了,隨荇犮的推移,許多年過(近)花甲、對那段經歷懷有特殊感情的知青,紛紛自發回訪第二故鄉。也難怪,他們一個個都曾把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共和國的曲折歷史融匯在一起。因而,對這段經歷的眷戀與回味,超越一般人的理解與想像。事實上,他們在為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獻出寶貴青春年華的同時,從農村廣闊的天地、艱苦的生活中,得到了在城市、在學校得不到的鍛煉和滋養,他們當中的不少人,成為各級領導骨幹。據媒體報道,在內地約3,000萬知青中,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4位政治局常委,以及逾50名現任中央委員,都有過知青經歷。習近平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寫道:「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荌磼w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七年多上山下鄉的經歷使我獲益匪淺,同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成長進步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的確,多數知青,是伴隨上山下鄉的經歷,得到培養鍛煉,得以茁壯成長的。在建甌市知青博物館,從知青井、知青樹,到知青臥室、知青食堂;從知青廣播站、知青實物廳,到知青自辦的報紙、知青閱讀的圖書等等,都是知青生活、知青文化的寫照和見證。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隻上面用黑漆寫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破舊籮筐。據隨同參觀的建甌市小松鎮黨委曾書記介紹,這隻籮筐的主人,招工返城時,把它帶回福州,後來工作調動,又帶到廈門。半年前,聽說建甌要建立知青博物館,他又特意從廈門送到這裡來。聽罷介紹,我脫口而出,這也算是「葉落歸根」吧。
我是農家子弟,沒有當知青的「資格」,卻有較深的知青情結。當年高中畢業回到農村後,經常與村裡幾位福州知青「混」在一起,不曾與他們「同吃一鍋飯」,卻常與他們 「同睡一張床」,聽他們講故事、談理想、話未來。有的知青不單能說會道,還富有文藝細胞,自編些文藝節目,熱情為農民演出,彼此很快建立了感情。我父母與有些村民一樣,時不時給知青送去些自家種的蘿蔔白菜。知青也會回送一些衣物,我就穿過知青所送半新半舊的褲子。知青開始返城後,只要得到消息,母親就會煮一碗麵條、煎兩個雞蛋,拎上門去,權當「餞行」。
前幾年,一次到福州出差,與幾位曾經在我們村「插隊」的知青小聚。當問及知青生活感悟時,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老謝說,在父母身邊,不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不必為「衣食」操心。到了農村,長年累月,吃不香睡不美不說,還要風裡來雨裡去,跟蚢A民伯伯下田幹活。當你拖荅h憊的身軀回到「家」裡,冷鍋冷灶,箇中滋味,可想而知。老林說,知青經歷,苦雖苦,也有「補」--學會了吃苦,增長了見識,懂得了堅強,知道了感恩。這些看似細枝末節,卻是立人立身之本。老馬說,通過插隊生活,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生活等不來;腳踏實地朝前走,改變命運靠雙手。對此,我深有同感。反觀當今,不少孩子吃不了苦頭,離不開父母,不說中學畢業,即便大學畢業,寧願宅在家裡,或「白吃」,或「啃老」。長此以往,何談建樹。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當年上山下鄉成為一項蓬蓬勃勃的政治運動,無疑有點「左」的成分。但廣大知青用詩意青春在共和國歷史上譜寫了不可磨滅的篇章,這是不爭的事實。如今,人們所要做的不是評頭論足,談是話非,而是總結個中得失,吸取經驗教訓。這,既是親歷者的共同責任,也是一代人的精神財富。正因此,知青們才會真心實意把當年插隊的農村當成「第二故鄉」,才有建立知青博物館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