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錦田水頭村內屹立茪@座兩進式古代建築物,正殿供奉茤P王二公神像,殿外門楣掛上「周王二公書院」金漆匾額。周王二公,全名是周有德與王來任二人,清朝康熙時,前者時任兩廣總督,後者則是廣東巡撫。在浩瀚的歷史洪流裡,他們或許不及鰲拜、鄭成功等同期人物聞名,卻切切實實地影響了香港。
順治十八年,順治駕崩,康熙沖齡即位。原屬南明政權將領鄭成功部下的黃梧向新帝上書《平海五策》,試圖通過堅壁清野的戰略(即焦土政策,當敵人進入或撤出某處時破壞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徹底消滅鄭成功。其中對香港影響最大的一項就是第一條的遷界令。黃梧要把包括廣東在內的沿海四省所有居民往內陸遷徙30里(一說20里),並設邊界嚴防。
香港當年仍隸屬廣東省新安縣管轄,據《新安縣志》記述,民眾給這突如其來的遷界令弄得手足無措。等到朝廷官兵來到,他們只好放棄財貨、房產,「攜妻挈子以行,野棲露處。有死喪者,有遁入東莞、歸善,及流遠方,不計道里者。」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朝廷再下一道遷界令,香港正式給淘空了。原本還指望三兩年後能回歸故土的民眾最後也絕了希望。這些離鄉背井的居民,為了養活自己:有的替人打工,有的賣身為奴,有的沿途乞食。可憐的是,一些恥於行乞的人,甚至會舉家服毒而死。
對此,清初著名詩人屈大釣也曾力斥「生靈之禍莫慘於此」(《廣東新語》)。
如此這般折騰了8年。康熙七年正月,時任廣東巡撫的王來任上書康熙《展界復鄉疏》。不久,兩廣總督周有德也上了一道奏疏,「請先展界而後設防」。在鄭成功的邊患問題日漸消減下,康熙八年,朝廷終於批准王、周二人的奏議:「展界,許民歸業,不願者聽」,而民眾得知即「民踴躍而歸,如獲再生」(《新安縣志》)。
民眾陸續遷回故土,到了康熙廿二年,施琅在澎湖大敗鄭軍將領劉國軒所率領之海軍,隨後鄭氏納土歸降。康熙皇帝聽從福建總督姚啟聖的建議,正式頒佈了「復界令」,並復置新安縣。廿二年來的「生靈之禍」終於正式完結。
復界後,廣東省沿海縣民有感周有德與王來任之恩,特建祠紀念。根據記載,新安縣內共有3間周王二公的報德祠,分別位於西鄉、沙頭墟(也就是今日深圳的西鄉與福田)及石湖墟。可惜的是,位於上水石湖墟的報福祠於1955年失火焚毀,現時只能通過街道名稱憑弔周王二人的事跡了。
鄉民建「書院」感謝二公
除了上述3間史載的報德祠外,文中開首所提及的元朗「周王二公書院」也是於康熙廿三年,錦田鄉民為感謝周王二公之恩,特於鄉內興建,「既為恩公崇祀之所,復為多士文化之堂」(《五次重建周王二公書院記》)。
至今,仍然維持茪Q年一屆設壇建醮的做法,除紀念周王二公外,更為超渡因遷界而死的亡魂。(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 葉德平
學院網址: www.cuscsh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