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字號」車企「飛鴿」的生產車間,各條生產線上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從車輪到車架,一條幾十米長的流水線下來,一輛「共享單車」就包裝好可以出廠了。■新華社
共享單車作為近來興起的一種「互聯網+交通」的新業態,在滿足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需求的同時,也有力帶動了傳統單車製造企業的發展。
「幹了一輩子單車,也沒想過單車會有今天。」天津市單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理事長劉學權說,從去年上半年到現在,共享單車已發展到29個品牌,投入市場的總量超過300萬輛。「共享單車『激活』了一批傳統單車製造企業。」
天津成主要產地
據了解,作為內地最大的單車生產製造基地,天津有一定規模的單車企業,如飛鴿、富士達、愛瑪等都參與了共享單車的設計和製造,並從中受益。
據天津市單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統計,截至今年2月份,天津共生產共享單車200餘萬輛,預計2017年天津將生產約1,000萬輛。天津已成為共享單車的主要生產基地。
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比達諮詢發佈的《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2017年預計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模。
同時,共享單車的快速發展也給不少傳統製造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共享單車將對傳統單車產品市場產生衝擊,並不斷取代現在的城市輕便單車。未來,內地單車市場總的需求量將會有所下降。尤其對那些沒有研發能力,拿不到共享單車訂單的中小型企業,更是生存的挑戰。
傳統單車店滯銷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行業裡一些中小企業已經沒有活幹了,有的在找大企業尋求合作,有的去找共享單車運營公司談,但效果都不理想。
而在一些傳統的單車銷售門店,與火爆街頭的共享單車相比,生意則顯得格外冷清。一位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滿大街都是共享單車,我們這裡幾乎沒人光顧了,一周還沒賣出去一輛車。」
另一方面,一些業內人士卻對共享單車的未來感到樂觀。劉學權表示,按目前共享單車的投放範圍來看,全國總需求量初步估計在2,000萬輛左右。「以每輛車平均每天5人次使用計算,產品使用壽命約為2年,未來每年將會產生1,000萬輛的修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