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港女天籟援川 同唱《蛻變》成長

2017-03-27
■北川中學學生在舞台盡興展示自己的音樂。 受訪者供圖■北川中學學生在舞台盡興展示自己的音樂。 受訪者供圖

歌莉雅義教音樂 鼓勵川童譜曲作詞抒發心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一直在香港推動音樂教育的音樂人歌莉雅,與同道中人獲邀到曾經歷汶川大地震的北川中學做義工,希望播下音樂的種子,助孩子紓解鬱結。原本一次過的活動,卻成為彼此音樂交流的開端:此後兩年,她與友人堅持每月赴當地逗留一周,以實際行動鼓勵孩子以曲詞抒發感情。他們把簡陋的課室變成錄音房,出版第一張唱片《依然守望》;而最新出爐的大碟《蛻變》,記錄的是孩子成長的心聲,也是各人蛻變的印記。

歌莉雅和程理高等幾個音樂人創辦了MIFF(Music is Free Foundation),希望讓對音樂有熱誠的孩子有機會接觸音樂,學費是「一元或以上」,按學生的能力支付。機構辦過一場入場費「一元或以上」的音樂會,惹起了不少迴響,也吸引了青年發展基金的工作人員留意。

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北川中學有上千名學生罹難。為了讓該校的學生重新振作,青年發展基金其後在該校籌辦晚會,後來邀請了MIFF加入,開展以音樂支援北川中學的行動。

2010年6月,歌莉雅一行人首次踏足北川中學,教學生唱歌及演奏樂器,「當時想是一次過的活動,但發現和同學們一起玩音樂的時間太倉促,於是想去得頻密點。後來漸漸和同學們成了朋友,就持續過去。」每月一次的音樂聚會,維持了兩年,她亦為此推掉了一些演唱會的工作機會。

學生無法釋懷 音樂宣洩壓力

歌莉雅接觸北川學生時,地震慘劇已發生了兩年,但很多學生仍然無法釋懷,高中的同學亦要面對高考的壓力,每天早上5時多起床,晚上10時許才下課。

歌莉雅留意到,北川學生沒有渠道可以宣洩感情和壓力,當時歌莉雅等義工隊伍不會與學生聊親友的故事,只是一起鑽研音樂。有時除了一起玩音樂,歌莉雅他們還會探訪學生的家、陪同學到親友的墓地拜祭,感情日漸深厚。

在慢慢建立了信任之後,同學開始向他們學習如何創作曲詞、講自己的故事。他們交來的歌愈來愈多,歌莉雅就構思不如替同學出一張專輯以作紀念,結果發行了北川學生的首張唱片《依然守望》,「後來又積累了第二批歌曲,於是就有了今次這張《蛻變》。」

裝備土炮簡陋 歌詞真誠動人

由於資源所限,歌莉雅與程理高等把北川中學的課室改為錄音室,方法非常「土炮」。他們的錄音設備非常簡單︰只有一台電腦,以一條USB線接駁話筒,話筒旁圍上一圈抱枕用來消減回音,話筒後擺放了學生們熟悉的熊寶寶,令學生錄歌時更易投入。

沒有高檔的錄音室,學生的作品也談不上專業,但歌莉雅認為孩子的歌詞很真誠,已能打動聽眾,而最新出爐的《蛻變》專輯封面,也是由北川中學畢業生設計,上面的蝴蝶破繭而出,「翅膀由一個個美妙的音符組成,就好像在講述這班學生的『蛻變』。」這專輯每張只賣一元或以上,「我們只發行幾千張,為了紀念那兩年來的創作過程。」

這批熱愛音樂的中學生於2012年畢業後,已離開了北川中學,大家各奔前程,但歌莉雅仍然與他們保持聯絡,現在一年相聚兩三次,若同學來香港旅行,還會住在歌莉雅等義工的家裡。歌莉雅相信,這段由音樂而開始的友誼,會一直維持下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