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搭通識 > 正文

智惜用電@校園:「登高」探減碳發電奧秘

2017-04-24
■「影子環境工程師」跟隨港燈環境工程師實習一天,踏足港燈南丫發電廠,登上高110米的天然氣發電機煙囪。作者供圖■「影子環境工程師」跟隨港燈環境工程師實習一天,踏足港燈南丫發電廠,登上高110米的天然氣發電機煙囪。作者供圖

去年我獲推薦參加港燈「綠得開心推廣大使」計劃,不但學習環保知識,更進一步訓練了演說和推廣技巧,最後很榮幸能夠在近30位大使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一名傑出大使,擔任港燈「影子環境工程師」。這次得獎令我十分興奮,因名額只有3位,證明了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而我亦懷着喜悅的心情,投入「影子環境工程師」的工作。

工程師勉勇於接受挑戰

在一天半的體驗中,最深刻的是與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先生見面,並借機偷師。他原來自小立志成為工程師,付出了不少努力以達成目標,最後加入港燈一展所長。

成為工程師後,他繼續自我增值和到海外工作,最後憑着豐富的經驗,完成工作上的不同考驗,成為港燈的董事總經理。

他指出,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有些人抱怨常常失敗,因為他們準備未夠充足。他勉勵我們在年少時便要好好學習,並透過參加不同活動,增加待人處事的經驗,更不要害怕走在未確定的路上,如因害怕而原地踏步,人生就會變得平平無奇。

聽到尹先生的分享,我得到了莫大的鼓勵,未來會學習他敬業樂業的態度和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以規劃人生。

發電機組煙囪裡涼快

另一件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就是在港燈南丫發電廠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工作。在到達前,遠遠看着發電機組的煙囪,便認為煙囪內一定極炎熱,但當進入煙囪內,原來是非常潔淨並溫度適中,更看見內裡真正的構造。

原來是有一條管道藏在煙囪內,它才是真正排氣的管道。而由於我們所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仍在擴建當中,未來將共有3條排氣管道在煙囪內。

天然氣發電學環保

在煙囪內設有監測系統量度管內的氣體排放,測試結果全部正常並符合法例要求。

環境工程師更向我們解釋,燃燒天然氣所產生的排放物較其他化石燃料少,故此以天然氣發電將會更潔淨及有效率。

目前,港燈天然氣的發電量佔南丫發電廠整體發電量33%以上,現亦正興建兩台新的燃氣聯合循環發電機組(L10及L11), 並預計於2020年及2022年落成投產,以替代行將退役的舊機組,有助減排減碳。

透過現場實地工作、加上環境工程師的介紹,令我增加了對天然氣發電的認識,更了解如何做到環保發電。

最後,我衷心感謝港燈提供訓練和工作體驗,這些都是書本上難以習得的經驗。同時,感謝地理科莫志邦老師的教導,我們才能夠完成整個大使歷程,獲益良多。

■李應龍 李求恩紀念中學(港燈智「惜」用電計劃「綠得開心學校」之一、李應龍同學為2016最傑出「綠得開心推廣大使」之一)

港燈智「惜」用電計劃,致力教導年輕一代及公眾人士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目前全港已有三百多間中小學校加入「綠得開心」學校網絡。詳情可致電3143 3757或登入www.hkelectric.com/smartpower。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