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達智
童年上基督教學校,唸聖經;提摩太跟彼得、保羅、瑪利、約翰、馬可、馬太、猶大......同樣,不時出現,直至很久、很久以後,始弄清楚其英文譯名出現之眾,不下上面其他名字:Timothy、Tim。
阿添、阿添之小名,在香港極之普遍,既有本地普遍名字感覺,又是英文名字。
Timothy像不少聖經上的人名、地名來到英文與原來希伯來文偏差頗遠。來到中文,相信百年前以粵音翻譯,反而發音與原文相近。首次遊歷以色列是於年輕求學英國期間,聽着以色列人講以色列、講聖耶路撒冷、講伯利恒......跟粵語發音九十個巴仙接近,卻跟英語Israel、Jerusalem、Bethlehem 相去頗遠。
英國人提摩太,Timothy是我極好朋友,識於廿歲出頭倫敦上課的老日子。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畢業後,在維也納音樂學院,那年回倫敦,準備一年後前往奧地利樂聖莫扎特故鄉薩爾斯堡的莫札特音樂學院,與法籍大提琴手未婚妻一起執教職;那一年我們認識,吸收我;先從優質英語發音,英國人說英語口音繁多,雖然今天後生一代特意說道地倫敦巿井口音,例如Cockney,一些電視頻道也以街頭口音為節目噱頭,在下寧選女皇英語、牛劍口音。自小唸書於西敏公學,另加家庭背景影響,提摩太的英語讓你聽一夜不累;不過,除非特別交好的朋友,他的溝通寧願選鋼琴。
那年告別歐洲回流前,特意坐一日一夜火車(英倫海峽未有隧道,TGV高速火車未普遍之前)前往不論喜歡電影的發燒友還是看電影喜歡程度一般、過去五十年不斷重映的金像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Sound of the Music)故事出處及電影外景拍攝地點薩爾斯堡,探望提摩太與瑪利安,過了一段沒齒難忘的友誼歡樂時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