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教學兼容助「對症」 浸大學者獲表揚

2017-05-02
■Krzysztof Sliwinski(左)與余堅文(右)獲得教學人員傑出表現獎。柴婧  攝■Krzysztof Sliwinski(左)與余堅文(右)獲得教學人員傑出表現獎。柴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浸會大學早前向八名教學人員頒發教學人員傑出表現獎,以表彰他們在教學或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現,其中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副教授余堅文獲傑出服務表現獎。他參與創辦中醫藥學院,發展全港首個中醫藥大學學位課程,將中醫推廣至中小學課堂。原來這名中醫教育的推手,本身西醫出身,是醫學院講師,但工餘卻積極學習中醫理論,前年又在中大修完成了內分泌糖尿病的碩士課程,「學生」身份,令他當「教授」時更易「對症下藥」,達至最佳教學效果。

余堅文早年在英國取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其後在醫學院擔任講師。

1998年獲邀回港協助發展浸大中醫學課程,因當年意識到中醫發展的重要性和香港中西兼備的策略性位置,於是決定返港,成為中醫藥學院的創辦成員之一。過程中,他參與了學院大樓的設計,並制定了全港首個中醫藥大學學位課程。

廣推中醫 靈活教學

對知識充滿好奇的余堅文,2000年開始在港學習中醫,度過6年「白天是老師,晚上是學生」的生活,剛開始用西醫思維學中醫,發現完全無法掌握。後來,他受到一句話的啟發:「假如水杯裝得滿滿,根本無法盛載任何東西,必須把杯倒空,才能重新注滿,學習亦如此。」

自此,他開啟了中醫之門,終於成為註冊中醫師。為實時更新的臨床知識,前年余堅文又完成中大內分泌糖尿病的碩士課程。

常以學生身份學習的余堅文,將學生思維應用於教學,「我會用更容易理解的語言解釋,比如晚睡容易陰虛,所以要滋陰,滋陰最好用水魚,它生活在海底,陸地是陰,海洋是陰,所以,在海底的水魚是陰中之陰,所以非常滋陰。」

余堅文全心全意推廣中醫,去年將中醫元素引進香港中小學,開發適合孩子的中醫科、培訓授課老師,並已在十所中小學建立了草藥園,推動他們種植中草藥,培養學生興趣。

國際學者深耕愛互動

至於社會科學院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Krzysztof Sliwinski是傑出教學表現獎得主。多年來,他深耕教學方法,從一位喜歡自己講授的老師,變為重視互動和啟發學生的老師。他認為,一名好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教導學生如何辯證及解決問題,而非提供標準答案。

他創新設計歐洲政治課程,讓學生扮演國家元首模擬歐盟開會,又正與海外學者就「模擬歐洲議會-亞太地區模式」(Asia-Pacific Model European Union - European Council Simulation)進行跨大學項目合作,以加強學生對當前多國政治議題的學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