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是中國人嗎?你知道中國的展台怎麼走嗎?」在第43屆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書展的入口,阿根廷女學生韋羅妮卡向記者詢問道。
韋羅妮卡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學生,她參觀書展的主要目的是想淘到一本適合自己學習中文的圖書。
「每次書展都會有中國圖書。我已關注中國展台好幾年了。我喜歡學習語言,中文自然也不例外。中國雖距離阿根廷非常遙遠,但我對中國文化卻不感到陌生。」這名20歲大學生希望有朝一日去中國學習漢語。
記者陪伴韋羅妮卡來到中國展台。這裡面積雖不大,但人氣很旺。由於中國展台的工作人員大多不會說西班牙語,記者便幫忙做起了翻譯。
「請問這裡賣中文字典嗎?最好是漢西的,沒有的話漢英的也可以。」
「我的公司和中國有合作項目,我需要多了解一些中國的語言和文化。」
「我試過一次中醫針灸,感覺非常好。這裡有沒有講傳統中醫藥的書呢?」
「我已經去過中國好多城市了,下次遠途旅行準備去中國西部。西藏和新疆哪個風景更好呢?」
來中國展台諮詢的參觀者絡繹不絕。20多平方米的中國展台像一扇對阿根廷人打開的窗戶,吸引着他們前來一探中國文化的奧妙。
由中國12家出版單位組成的代表團,給本屆國際書展帶來300多種、500多冊圖書,其中半數以上是西文版。從孔孟老莊等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到《駱駝祥子》、《生命的吶喊》等現代著作;從實用的漢語教材,到西藏天路的旅行遊記,每一本書都承載着獨特的中國文化,等待着有緣的異國朋友發現蘊藏其中的奧秘。
從陌生到了解,從好奇到喜愛,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書展讓許多外國人與中國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阿根廷記者埃塞基耶爾因為年年報道書展,見證了中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過程。「中國展台的規模愈來愈大,也愈來愈有特色。近幾年最大的變化是,西班牙文版的中國書籍愈來愈多,想要了解中國不一定要會中文了。」
埃塞基耶爾到訪書展最開心的事,是收到一份來自中國的禮物--一支毛筆和一本字帖。「我要回去好好練習一下漢字,爭取下次來書展可以用中文寫自己的名字。」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顏永剛表示,中國與阿根廷遠隔重洋,文化迥異,但圖書獨有的人文魅力和精神力量讓兩國彼此相連、緊緊相擁。希望通過圖書為阿根廷讀者了解當代中國發展、感知中華文化打開一扇窗,通過圖書拉近兩國人民的距離。
據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文化參贊楊川穎介紹,圍繞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和2017年慶祝中阿建交45周年兩項重要活動,中國10多個文化團體先後造訪阿根廷,而阿根廷探戈舞團和音樂團體也在中國成功演出。這些活動極大地拓寬了兩國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
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書展是拉美地區規模最大的書展之一,每年吸引約40個國家和地區數以萬計的圖書界人士參展。本屆書展將一直持續到本月15日。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