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書練
在一個講包裝的公關城市,什麼事都講gimmick(噱頭),剛播完的無綫電視劇《不懂撒嬌的女人》就是這樣,賣是換了新瓶的舊酒,老掉牙的「港女」議題,但沒有關係,最主要有人受。
結果,受到噱頭引導,話題不斷,居然成為高收視之作。
以香港的小市場和小眾品味,由一堆人流水作業式拼湊出來的劇情,不必苛求。但是,劇中描寫的一對父女關係──由宣萱飾演的凌敏(Mall姐)與劉丹飾演的凌大威,倒有新意。
有句話: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傳說是出自奧地利精神分析家佛洛依德《變態Metamorphosis》一文,原指亂倫、戀父和處女情節的集中表現,但是,中國文人一廂情願地將它詮釋為描寫父女情深的溫馨句子,以致世人也一廂情願地相信父親偏愛女兒。其實是誤導。
世上沒有不是的父母,這是假設父母的確深愛子女,心甘情願地養育孩子。無論是所謂的愛情結晶品,還是一夜傾情的「不速之客」,孩子趣致的表情確實惹人愛,但養育卻意味着數十年的責任,很多男人負不起,也不願意負擔。
就像電視劇中的凌大威,且不提他早年遺棄女兒,年紀大了不得不投靠女兒,還居然拖着一個可當孫女的女人不請自來地出席女兒的婚禮,指手畫腳,到處炫耀,更大言不慚地要女兒叫這位比當妹妹還嫌小的女人作「小媽」。
其實,社會上很多被人稱為「父親」的男人根本就不配做父親,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想,或不打算,或沒心理準備當父親,只是年輕時跟女人一夜狂歡之後,女方有了孩子,他才不得不在社會壓力或道德枷鎖下,不情不願地扮演起「父親」這個角色。
於是,外人對他有期望,女兒對他也有期望,但是,「父親」終究還是撇清「負擔」。
很多人罵壞男人,往往針對「陳世美」之類放棄「糟糠之妻」,卻忽視對孩子的傷害。這縱情的舉動往往給孩子留下很深的童年陰影,影響到日後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婚姻。如果連最親的人都如此狠心放棄自己,誰還會值得信任?
本來可以很簡單,既然當初放棄了,孩子已捱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就不用回來找女兒了。偏偏,「父親」回來了,拖着另一個孫女般的女人,把女兒的積蓄給了對方,卻口口聲聲「愛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