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生平熱鬧慣了,但這個復活節,卻過得十分寂寞。
小孫子一家,到泰國旅遊去了。大女兒也不知去了哪裡,或許是隨丈夫到廣州探親,或許是參加舞蹈班忙得不可開交。大兒子家住大埔,日前曾招待我去作一日遊,不好意思再要他一家前來陪我。因此,整個假期,學校放假,全校靜悄悄的,加上家裡的廚房正在裝修,女傭也無用武之地。兩頓飯得讓司機送去外面用餐。但他前幾天利用假期去日本度假,難得他一回來又得前來陪同活動。自己出不了門,更不能駕車外出。
小孫子在家,就很有熱鬧的氣氛。他成為家裡的「主心骨」。他不在,我的寂寞感油然而生。有的人喜歡安靜,很有能耐「享受」獨居之樂。我卻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大概因為多年主持學校工作所養成的習慣。喜歡和青少年學生在一起,也喜歡多子多孫的大家庭。我有三個兒女,但卻只有三個孫子孫女。況且有兩個孫子孫女已是適婚年齡,他們當然不會圍住老祖父面前問長問短,只有七歲的小孫子還可以讓我摟摟抱抱。但這樣的日子也不行了,小孫子的活動多得很,他能游得很到家的蛙泳,能打羽毛球和網球。跟隨他的爸媽活動多着,哪有能耐依偎在老祖父身旁?
小孫子長大了,我卻更老了。年齡的距離使彼此沒有更多的共同興趣和活動。我常想,讓成年的孫子孫女早日結婚,趕快生出我家的第四代,讓我能抱着曾孫子、曾孫女嘗嘗四代同堂的滋味。我是人老心不老,總喜歡和子孫們在一起。但現在要討得小孫子的歡心,並不是給點糖果,或者講幾個老土的故事。相反,小孫子的玩意兒多着,光看他在iPad上玩的花樣,便不是這位老土的祖父所能玩的。他能和他的父親玩圍棋,這也是我所不懂的。
現在要和小孫子相處,不是幾顆糖果所能奏效。得有百般「武藝」,才能建立爺孫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