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國產手機不斷加價,剛剛發佈的三星S8和S8+的價格也比S7上升不少;預計蘋果亦將在9月提高其新旗艦機的售價,想換新型號手機的朋友難免要捱貴價了。手機廠商解釋指,手機加價的原因包括,匯率問題引起的成本上升,以及快閃記憶體顆粒價格的大幅上升,後者是漲價主因。此外,今年新發佈的手機性能亦較往年提高不少,如小米6低階版配備了6GB記憶體+64GB快閃記憶體,華為P10直接從4GB記憶體+64GB快閃記憶體起步。即使是利潤率為整個手機行業最高的蘋果公司,也在財報會議上慨嘆快閃記憶體顆粒價格的變動影響業績。
快閃記憶體顆粒又名為快閃記憶體,是一種非揮發性記憶體,即在斷電下依舊可以保存已經寫入的數據。快閃記憶體顆粒有很多不同的變種,存儲設備中最為常用的是一種名叫NAND的快閃記憶體顆粒。目前,主流快閃記憶體顆粒市場被三星、SK海力士、東芝、鎂光、閃迪和英特爾六間公司佔據。統計顯示,這六家公司的產能壟斷了全球NAND近九成的比重,同時亦掌控了定價權。
2017年初,4GB DDR4(記憶體規格)記憶體顆粒的協議價已經從2.837美元上升到3.347美元,升幅達到了18%。
性能提升轉攻高級市場
這僅僅是上游廠商的顆粒原料價,快閃記憶體產品成品零售價的升幅將遠遠超過18%。有專家表示,手機除了快閃記憶體,熒幕和鏡頭等元件的成本全部皆升,加上手機性能不斷提高,各廠商的發展戰略從主打抵買到攻佔高級市場,想手機價格下跌似乎在短期內不太可能。
品牌體驗漸成必爭之地
IDC預計,快速拓展的線下體驗店亦是手機商的必爭之地。過去一年,一線國產手機品牌更加注重線下渠道的佈局,規劃品牌體驗店的建設。例如華為在重點城市的核心商圈開設逾千家品牌體驗店;OPPO在一二線城市選址佈局,加速品牌旗艦店的建立;其他互聯網品牌也紛紛開始拓展線下體驗店。IDC認為,隨着用戶更加注重品牌體驗,手機體驗店的功能應更專注在如何拉近品牌與用戶的距離,為用戶提供多元體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