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婉玲)貿發局最新出口指數創四年以來新高。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數由首季的47.1升至50.1,是自2013年次季以來,首次突破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本地出口商情緒回復正面。全年出口增長亦由去年底預期的零增長,上調至5%,主要是因為同比基數較低、外需穩健等正面因素影響所致。
全球貿易環境改善
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昨於記者會表示,出口商對短期出口前景轉為審慎樂觀。全球貿易環境有所改善,香港的出口表現亦比預期好。就中期而言,隨着成熟及新興經濟體平穩增長,整體外需將保持穩健。由於比較基數較高,預期下半年香港出口增長將有所回落。不過他提醒,環球經濟前景仍然存在重大的下行風險,包括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暗湧、歐盟政局不穩定,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風險。
市場方面,中國內地在第二季超越美國及日本,成為本地貿易商最看好的市場。中國內地的出口信心指數錄得51.9,歐盟的指數微升至49.6。日本及美國的指數則相對下滑,分別為48.9和48.1。
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亦表示,受惠於過往較低的比較基數,加上全球經濟復甦速度加快,香港今年初至今的出口表現勝於預期。2017年首四個月,香港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9.4%,扭轉去年全年出口下滑0.5%的形勢;香港對美國出口上升1.3%,對歐盟出口增長3%,對日本的出口更錄得5.3%的升幅。
潘永才提醒,香港出口商在加大銷售力度、捕捉傳統市場商機的同時,亦不應忽視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潛力,預期中期表現會持續向好。另外,儘管中國內地調整經濟結構,增長有所放緩,但經濟擴張步伐仍算不俗,亞洲發展中國家將繼續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2017年首四個月,香港對中國內地及東盟的出口分別跳升10.3%及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