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數據生活 > 正文

【熱點透視】「入摩」A股好看不好吃

2017-06-26

美國股指提供商MSCI明晟採取了歷史性的行動,將一些中國A股股票納入其全球指數,將有222隻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得以進入。這些新被納入的股票包括部分銀行、製造和原材料個股──來自那些高負債低增長的行業。

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未來理應得到全球股指更多的認可。被動型投資者將會買進上榜的個股,主動型資產管理人也會以指數為基準衡量自己的表現。但本次新加入的個股名單看起來並沒特別誘人。

名單中有一些具有國家背景的巨型企業,比如建設銀行(601939.SS)、中國石油(601857.SS)以及平安保險(601318.SS)等等,這些公司全部也在香港上市。除此之外,MSCI明晟指數的追隨者們將開始追蹤那些容易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的個股。這包括煤炭、鋼鐵、石油、礦業和化工企業。

根據Eikon數據,被加入指數的數十隻個股的淨負債是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之利潤(EBITDA)10倍或更高。這看起來難以為繼。

估值倍數也很高。被納入股票的市盈率中值接近24倍,幾乎為香港恒生指數平均值的兩倍。這樣高的倍數或許更多反映的是中國內地投資者缺乏投資選擇,而並非這些企業的前景有多麼好。

最大的安慰在於,這些個股的加入不會讓整體格局產生多大變化。MSCI明晟的股指已經納入了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從明年8月起,在全球1.5萬億美元資金跟蹤的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中,新加入中國個股權重僅佔0.73%,而中國高速成長的互聯網行業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0700.HK),目前已經在指數中佔到了8.7%。■路透專欄撰稿人Lisa Jucca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