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數據生活 > 正文

【美聯觀點】內地貨幣政策趨緊

2017-06-19

中國5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9.6%,創出歷史最低增速,為連續第四個月放緩。中國央行發佈的5月中國金融數據還顯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萬億元,超過預期的1萬億元,持平於前值;社會融資規模1.06萬億元,不及預期的1.19萬億元,大幅低於前值(1.39萬億元)。

企業債券融資減少

社會融資中,5月企業債券融資淨減少2,462億元,同比多減2,212億元。 企業債券融資大幅淨減少,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利率抬升,企業大量取消發債。今年前五個月信用債累計取消金額已達到3,203億元。

分部門看,5月末金融體系M2僅增長0.7%,比整體M2增速低8.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金融部門持有的M2增長10.5%,比整體M2增速高0.9個百分點。從這對比看出來,金融體系內部去槓桿的效果非常明顯。

中國央行也表示,估計隨着去槓桿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比過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為新的常態。這表示央行的未來方向是堅持積極穩妥去槓桿的總方針不動搖,利用巨額的存量貨幣,來服務實體經濟。所以貨幣偏緊將是一個明確的方向。當然,央行會在去槓桿的同時,利用MSL、PSL或逆回購等工具來保持流動性合理,不至於枯竭。

筆者認為,M2增速回落到個位數,表明去槓桿尤其是金融部門去槓桿的效果明顯,中國央行希望資金可以更有效率的進入實體經濟而非在金融市場中空轉。未來中國內地的資金面會偏緊,加上美國6月剛剛加息,中國的利率也會有推升的壓力,這會壓低內地債券市場的估值。另外,雖然近期三四線城市樓市受棚改需求影響被推高,但是長期來看,偏緊的資金面以及收緊的房貸開發貸等等都會利淡內地樓市。■美聯金融集團業務經理 郭建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