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張震,從「牛鬼」到「蛇神」

2017-07-08
■1980年,國家主席李先念在福建省委書記項南陪同下,在黃坑蛇園視察。 作者提供■1980年,國家主席李先念在福建省委書記項南陪同下,在黃坑蛇園視察。 作者提供

■ 張桂輝

古往今來,芸芸眾生,取名張震者,不計其數。本文「主人翁」,指的是32年前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譽為「蛇王」的那個張震。

張震, 1930年1月生於福建浦城一個農民家庭。張震,個頭不高,膽識不小。但凡常人,見到蛇,尤其是毒蛇,唯恐避之不及,而張震卻相反。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由他白手起家、無中生有創辦起來的「黃坑蛇園」,不但是彼時我國最大的擬態蛇園,而且如同一枝出牆紅杏,贏得上上下下的好評,引起方方面面的關注。

黃坑蛇園,坐落在武夷山南麓今建陽區黃坑鎮塘頭村的小溪之畔,佔地面積3千多平方米。40年前,我從江西九江回黃坑鄉下探親時,第一次光顧蛇園。穿過圓形小門,漫步幽靜園內,放眼望去,翠竹青青、草木依依、綠意濃濃、景色美美。幾個引人注目的長方形蛇池,池中水溝環繞,池內岩穴密佈,中間建有假山,樹竹競相生長。大小不一、名稱不同的蛇們,或纏繞樹梢,或懸吊枝丫,或養精蓄銳,或追逐爭鬥,有的還俏皮地朝駐足觀賞牠們的遊人,伸頭吐舌,虛張聲勢,令人既一飽眼福,又望而生畏。走進竹木結構、古香古色的接待廳,但見張震面前,窗明又幾淨、水沸茶飄香。

前不久,回黃坑採風的我,再次走進蛇園,撫今追昔,感慨良多,情不自禁地引發對張震先生的懷想。張震早年學過醫、愛好文學。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福建省南平地區文化局任職的張震,一次在辦公室與同事議及當時少數領導的工作作風時說:「我們的工作,應該腳踏實地,不能跟演戲一樣。」這本是一句大實話。孰料,卻「禍從口出」--被一個同事揭發告密後,因此受到批判與打擊不說,還被打成「牛鬼蛇神」。他的工作與自由,他的幸福與夢想,從此支離破碎,成為泡影。1970年,被下放到福建省建陽縣黃坑公社勞動改造。

黃坑,緊鄰「蛇的王國」--武夷山大竹嵐自然保護區。據資料記載,這一帶僅五步蛇就有幾十萬條之多。當年時有村民,被蛇咬傷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或殘疾,或斃命。張震先生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從此,已過不惑之年的張震,與蛇結緣,以蛇為友;其志滿滿,其樂融融。如此這般,不說是「因禍得福」,也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新起點。以這個「點」為支撐,張震先生把對蛇類的研究,做到了那個時代的極致。他一邊自覺接受勞動改造,一邊刻苦鑽研醫治蛇傷之術,學有所成之後,他不計報酬、不遺餘力,把所學醫術用到救治蛇傷患者的身上,不管何方人士,不問家庭背景,只要有求,他都必應,且精心呵護,用心治療。在養蛇、種藥、採集標本、潛心研究的過程中,張震探索出一套有效蛇傷防治辦法,搶救了許多瀕臨死亡的蛇傷病人。與此同時,他配製蛇藥,生產蛇乾、蛇膽,並探索釀造了「大竹嵐蛇酒」。除此之外,他還設法從活蛇口中誘取蛇毒,用於治療血栓,抑制腫瘤轉移。就這樣,口口相傳,張震成為遠近聞名的蛇醫。

1975年4月,不滿足於成為「蛇醫」的張震,在大竹嵐蛇傷防治院建起了世界首創的蛇園,蛇園模仿蛇類生活環境,被稱為「擬態蛇園」,其中放養茪郃B蛇3,000餘條,還有劇毒的眼鏡蛇等。1980年,張震進行了世界首例蛇卵人工繁殖五步蛇的科學試驗,並且獲得成功,達到蛇類研究的高峰。1983年4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了張震的事跡,當時的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省長胡平,分別作出批示。於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區蛇醫,很快引起社會各界的矚目。1985年,原國務院副總理、中科院院長方毅,在參觀了張震創辦的人工擬態蛇園後,欣然揮毫題詞,以「蛇王」而譽之。從此,「蛇王」美譽不脛而走。

有志者,事竟成。張震蛇園和蛇業的開發,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與鼓勵。多位國家領導人先後到蛇園考察,對張震的事業給予肯定和讚賞。空軍司令員張廷發,用「以蛇養醫 造福人民」,加以熱情褒獎。東南亞一帶許多學子,跨越萬水千山,前來拜張震為師。海外新聞媒體也不時慕名而來,進行採訪、交流。新華社香港分社原社長周南,當年來到黃坑蛇園後,大筆一揮,寫就「奇甲天下」四個字。香港《文匯報》曾經刊出關於張震的專版報道,該文後被收入《中華風采》第一輯。

1984年6月15日,時任中宣部部長鄧力群,特意來到黃坑蛇園,在與張震親切交談後,鄭重其事地揮毫題詞:「造福人民」;1987年春夏之際,時任中央外宣辦主任的朱穆之來福建調研外宣工作,特意到黃坑蛇園考察,張震談得有聲有色,穆之聽得有滋有味。張震關於養蛇與蛇傷醫治、蛇毒利用和蛇業開發等觀點和想法,引起朱穆之的關注。臨別時,他略加思索,題寫了一幅「劇毒化良藥 牛鬼變蛇神」的條幅,贈送給張震。短短十個字,寓意很豐富,張震深受感動。事後,他多次對人說起,穆之同志的題辭,是對我一生的精闢概括和高度評價。

我既敬佩張震以苦為樂,孜孜以求的拚搏精神,也敬佩他心胸開闊、不計前嫌的思想境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在建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任上時,一次陪同福建日報記者陳創業、謝宗貴等前往蛇園採訪張震,在了解了他「文革」期間的不幸遭遇後,有記者問:「張老師,遭受這麼多人為的挫折、不公的『待遇』,您一點不怨恨嗎?」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張震先生略加思考後,心平氣和地說:「母親打孩子,難免會打錯。但是,哪有孩子責怪母親、記恨母親的?」這樣回答,不算精彩,卻很高明。大家不約而同為他鼓起掌來。

事實表明,黃坑蛇園的建立,對蛇傷有效防治、對保持生態平穩,促進自然界的良性迴圈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據2010年出版的《黃坑鎮志》記載,從1983年開始,先後有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副總理習仲勳、田紀雲、萬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葉飛,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培源、錢偉長等,各級領導幹部蒞臨蛇園,與張震先生親切交談,或合影留念,或題詞勉勵......

「人生自古誰無死」。19年前,張震先生因病逝世。雖然,張震已漸行漸遠了,但他從創辦蛇園,到與蛇結緣;從開展蛇傷防治,到蛇毒研究利用等,所作出的貢獻,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消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