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恩 執業律師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
新一屆特區政府已經就任,下一步各政策局將委任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完善新一屆政治問責團隊的組成。有傳教聯會副主席、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蔡若蓮有望獲委任為教育局副局長,但遭到反對派百般攻擊、無理干擾。反對派反對蔡校長任命的真正原因是她愛國愛港的背景,如果因為愛國愛港而不能被委任為問責官員,實在極其荒謬。愛國難道是原罪嗎?
教育是施政的重要範疇,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0年,但部分人民心尚未回歸,更發生「佔中」、旺角暴亂、立法會宣誓風波、「港獨」思潮蔓延等事件,影響「一國兩制」的實施。這些事件的參與者主要是年輕人,很多甚至是97回歸後才出生的,情況着實令人擔憂。20年的教育失誤,包括廢除中史科必修、「反國民教育」等,正正是反對派向學校滲透,對下一代「洗腦」、「去中國化」的後果。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中央高度重視,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來港視察,發表重要講話時,多次強調要重視青少年問題,要求特區政府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一屆特區政府必須在教育工作有所作為,撥亂反正,專責教育的官員不能迴避現實,讓問題惡化下去。政府必須引領青年走正確的路,教育他們認識、認同國家,加強國家民族觀念。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都是這樣。反對派妖魔化國民教育,企圖「去中國化」,最終目的就是想分裂國家,把香港「獨立」出去,其心可誅。
干預官員委任不可理喻
特區政府迎難而上,推行國民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才能培養出愛國愛港的新一代。既然做對國家民族、對香港有益而正確的事情,特區政府又何懼反對派逢中必反、別有用心的抹黑?
蔡若蓮曾任職教育局及中學校長,前線工作經驗豐富,絕對有能力與前線教師溝通,協助改善教育局積弊,是副局長的理想人選。蔡若蓮做副局長,受到反對派瘋狂圍攻,無疑與她的教聯會、建制背景有關,反對派認為政府讓她當副局長,有政治目的,認定她上任後會再硬推國民教育。
反對派還搞「聯署運動」,反對蔡校長出任教育局副局長。涂謹申更揚言,任命蔡若蓮等同向反對派宣戰!筆者認為,反對派的誇張、過激反應,正正反映出他們擔心一個有能力的愛國愛港人士接受掌管教育局要職,會阻礙他們溫水煮蛙式的「反中倡獨」洗腦教育,當然要群起反對。
特區政府對青少年教育要有擔當精神,不容退縮,正確的事便要擇善固執,無畏無懼,才能有效施政,才能扭轉反對派勢力長期搶佔教育界話語權的不正常狀態,不能讓他們繼續「獨」害下一代,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威脅國家安全和利益。
特區政府委任問責官員,是特首及教育局局長的權力範圍,絕對不容受到干預。反對派向特首無理施壓,干預官員的委任,行為不可理喻,這也說明反對派才是破壞行政立法關係的元兇。他們罔顧市民渴望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期盼,繼續把所有問題政治化,唯恐香港不亂。
政府必須堅守底線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政府的委任會按公平公正和尊重教育專業的原則進行,用人唯才,不會考慮其政治背景。反對派反對蔡校長任命的真正原因是她教聯會的身份。教聯會是愛國愛港教育團體,如果因為愛國愛港而不能被委任為問責官員,實在極其荒謬。愛國難道是原罪嗎?
再者,反對派指教聯會推行的國民教育是「洗腦」,根本是污衊國民教育。國民教育是一種品德教育和價值教育,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的情感,教導學生認識國家,了解國情,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天經地義的,反對派逢國教必反,充分暴露他們內心深處的陰暗,「去中國化」及「分裂國家」企圖相當明顯。
特首應該堅守底線,堅守用人唯才原則,在蔡若蓮的委任問題上要堅定立場,明辨是非,不能向反對派妥協屈服。特區需要修補撕裂,重新團結,但也必須堅守底線和原則。這樣,新一屆政府的新人事新作風,才能帶來新氣象,各界應同心同德支持特區新政府施政,向反對派的胡作非為說不,才能有望解決香港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