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毅 全國人大代表 太平紳士
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為香港旅遊業帶來了黃金機遇,出境及入境旅遊業均獲得大幅增長。1997年,本港居民離港外遊人數為4,160萬人次,2016年接近9,000萬人次;當年的訪港遊客人次只有1,040萬,2016年全年則有5,665萬人次到訪香港,增長近6倍。1998年,香港新機場投入運營,接待量由2,863萬人次增長至2016年的7,051萬人次,由2010年起,香港國際機場的貨運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以國際旅客客運量計算,香港是全球第二最繁忙機場。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在內地及香港多個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旅遊業歷經了飛躍式的成長,內地訪港人次更是從1997年的236萬攀升至2016年超過4,277萬。香港旅遊業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全拜「一國兩制」所賜。
香港旅遊業在回歸後取得的輝煌成績,首先緣於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回歸後,中央逐步放寬內地旅行團來港的限制。2003年,在香港面臨「沙士」而百業蕭條之際,中央向香港開放個人遊計劃,大大促進了香港旅遊業,乃至帶動香港整體經濟的復甦。目前,內地已有49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身份來港旅遊。受惠自由行政策,2004至2014年間是香港入境旅遊的黃金期,訪港遊客持續大幅度增長,由2004年的2,180萬人次,上升到2014年最高峰的6,083萬人次。同時,內地尤其是廣東省20年來旅遊業發展蓬勃,交通、景點、酒店、飲食、購物等旅遊配套日趨完善,不但吸引香港市民,亦同時有助海外旅客對兩地作互動旅遊。
其次,特區政府也非常重視旅遊業發展,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旅遊、交通設施基建,提升香港整體的接待能力。迪士尼樂園於2006年開幕以及海洋公園不斷擴建,令香港能擁有世界級的遊玩景點。其他設施,包括昂坪360、挪亞方舟、天際100等新建的景點,持續吸引遊客到訪。為支援香港旅遊業推出多元化產品,香港旅遊發展局於2012年11月首次推出「新旅遊產品發展及經費資助計劃」,透過資助本地旅遊業界部分推廣經費,鼓勵業界開發不同主題、新穎及富創意的旅遊產品,從而為旅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目前,香港已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旅遊城市,在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發佈的「全球百大旅遊目的地城市」排名中,香港在2015年以2,669萬人次的過夜旅客,連續7年蟬聯第一,可見香港對旅客的絕對吸引力。
旅遊業是香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根據政府推算,旅遊業的直接經濟貢獻佔本地生產總值的5%,就業人口約27萬。旅遊業的產業鏈相當長,除了帶動景點、酒店、交通及娛樂等行業,亦會影響零售、飲食、物流運輸、廣告出版及基建等各方面。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推算,旅遊業對香港GDP的間接貢獻比例高達16.8%,就業人口為56萬,佔總勞動人口的14.7%。從現實來看,本港旅遊業仍有不少發展空間,例如高增值旅遊,開拓旅遊資源,包括生態旅遊、文物文化旅遊等,吸引更多不同類型旅客來港消費,並且繼續提升基建配套、人才培訓等。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可以扮演促進及推廣的角色,進一步協助旅遊業發展。
正如香港旅遊發展局副總幹事葉貞德日前接受採訪時稱,「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是一個重要契機,讓香港各界再一次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共同為回歸獻禮,並向內地消費者展示更多赴港旅遊的理由,而最重要的是,為旅客展示一個更美好的香港。」目前,從整個旅遊業的接待容量來看,香港有多項大型旅遊、交通設施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蓮塘口岸、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這些本地及跨境的交通基建都會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亞洲交通樞紐的地位,並將香港的輻射面進一步擴大到整個珠三角地區和內地一線城市。可以預料,這些都讓香港的整體接待量得到進一步提升,香港旅遊業在「一國兩制」優勢下,將會得到更多更好的發展,「東方之珠」將更生輝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