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作
早前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鄧桂思女士醫療事故的報道,內容大意為醫管局調查委員會指出涉事醫生警覺性不足,因太過繁忙為求盡快完成手上工作而開漏藥,有立法會議員則批評報告只求脫身,又沒有交代是否懲處涉事醫生,難以令人接受。
在我的角度,絕對是十分同情鄧女士的情況,畢竟去醫院自然認為醫生會把自己治理得妥妥當當,所以因為醫療失當而出現嚴重病情會覺得憤慨、委屈是很正常的。而近年醫療事故的發生亦好像愈加頻繁,媒體甚至議員紛紛把矛頭直指前線醫護人員。
讓我們了解一下鄧女士所前往的專科門診部(SOPD)。據我了解,因為求診人數眾多,醫生一般要在3小時內看35個病症,換算起來一個症他們只有少於6分鐘去應付,中間還要填表格及預約時間等等。6分鐘,到底可以做什麼?難以想像。報道中曾提及兩位涉事醫生曾經以12分鐘去看鄧女士的病症,其實已經不能說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再加上有關該類病症的醫院守則裡一直存着灰色地帶,老實講我實在不能說涉事醫生是「做錯了」。
問題的根源很簡單,人手短缺,資源不足。怎麼解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們、媒體甚至議員,不應該對前線醫護人員窮追猛打,甚至叫囂着要懲處他們。此舉除了會寒了他們的心影響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少了兩名醫生,誰去替代他們?是那些一副義正辭嚴樣子去為病人「討回公道」的尊貴議員嗎?我們需要的,不是一些只為銷量而去迎合大多數意見去寫報道的媒體,而是肯花精神、時間去探究問題以令公眾了解事實的全部,從而找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我們需要的,亦不是一些只會在公眾面前做做樣子博見報以作政治資本,用來日後獲取選票的議員,而是一些真正肯在議會上改變現狀的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