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隨想國】再見,三哥

2017-07-14

興 國

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再見,三哥」這句話,相信是很難才聽得到了,因為一個家庭要生到第四個孩子,而且第三個還一定要是男孩,才有機會被老四在和老三道別時說聲「再見,三哥」。

現代社會,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是最理想,為了追求生男而追生到第三個真是男嬰時,就打住不再生了。要想說聲「再見,三哥」,可能性就更少了。

不過,這裡說的「三哥」,不是親屬關係中真正排行第三的兄長,而是舊時北京人人都幾乎要尊稱一聲的「三哥」。趙鴻明和汪萍合著的《舊時明月──老北京的風土人情》(當代世界出版社),裡面有篇「大雜院的營生」說,從前的北京沒有自來水,生活上的用水都要依靠井水、泉水和河水。「為了解決水荒,金代開始開發北京西山水源。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就是把京西的水通過人工渠道引入皇宮使用。明清改造水道也是為皇宮使用。就是什剎海水域的水,雖然可以飲用,但不經皇帝特批,王公大臣也不能使用。」

因此,居民使用水,依賴的是向水行買水。水行又稱「水屋子」,北京 俗稱「水窩水」和「井窩子」。在清代末期北洋政府時期,管理水井的山東人向清政府承包了水井,在解放前,井窩子的主人形成氣候,在社會上有一定勢力,一般老百姓是惹不起他們的。水窩子賣水時要將大木桶的塞子拿開,放水到小桶裡才販售,所以俗稱為「水塞兒」或「水三兒」,由於老百姓不敢得罪這些「水三兒」,所以都尊稱他們為「三哥」。因此,當時如果不說聲「再見,三哥」,那就沒有水使用了。

沒水用的結果,在這個悶熱的七月天,港人都能體會吧?好在現在的北京跟香港一樣,都有自來水可用,不必向「三哥」買水。但是,我們還是時常向「七哥」──7-11買蒸餾水和汽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