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改善垃圾空污食安

2017-08-12
■建議書倡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省的香港私家車不受配額限制。圖為港珠澳大橋。資料圖片■建議書倡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省的香港私家車不受配額限制。圖為港珠澳大橋。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民建聯在建議書中還提出改善環境及生活質素,包括粵港澳三地合作,應用最新科技在區內興建超級垃圾處理中心,統一處理區內的大型廢物,紓緩垃圾堆積的問題,以及促進環保科技及環保產業發展。

籲建「船舶排放控制區」

民建聯還提出粵港澳三地共同合作改善空氣污染的建議,包括統一相關的預警發佈機制,逐步減少燃煤發電,同步增加天然氣、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以及在珠三角海域建立「船舶排放控制區」等。

針對內地和香港都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建議書提出提高食品安全的建議,包括優化三地的食品安全恒常溝通平台及機制,加強廣東省與港澳消息互通,建立緊急應變措施,協調各方行動及釐清職責。同時,完善相關監管及註冊制度,建立統一而科學的食品安全標準等。

民建聯政策委員會主席呂堅表示,如今香港不僅要突破經濟發展瓶頸,還要致力於改善大灣區環境和生活質素,香港生活成本高昂,市民的整體生活質素與本港的國際地位不符。

他指出,這次建議書中提出改善大灣區環境和生活質素的建議,說明民建聯不僅關注香港經濟發展,也重視粵港澳三地市民的生活質素與生態環境,希望大灣區除了能提供更多元化和優質的工作職位外,同時令市民享有更好、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並期待港澳能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就環保及民生議題深入交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