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上首個樞紐大站 直通18省會 深入中小城市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有望於2018年第三季通車,在「一地兩檢」安排下,港人往返內地不僅時間將極大縮減,通行便利性也極大提高。作為香港高鐵北上深圳後的第一個樞紐大站,深圳北站已開通運營4年,日均列車開行對數翻5倍,客流增至17萬人次,可通達全國18個省會城市。據了解,經該站搭乘高鐵的港客日均數千人,他們普遍盼望能盡快通港,以免除奔波換乘之苦。有港人則指高鐵較「經深飛」(經深圳機場飛往各地)有優勢,可深入更多內地城市。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深圳北站是已開通的廣深港客運專線(京港客運專線南段)、廈深鐵路(杭福深客運專線南段)和規劃中的深茂高速鐵路,正在規劃中的汕深港鐵路,在建的昌吉贛鐵路,規劃中的贛深鐵路的交匯點及客運樞紐站,和深莞城際鐵路(規劃中)、深惠汕輕軌(規劃中)經停車站。總佔地面積約122.42公頃,是華南地區佔地最大、建築面積最大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日均開行列車翻五倍
作為國家高鐵網絡「四縱四橫」中廣深港高鐵客運專線和杭深鐵路客專的交匯點,深圳北車站將「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這3個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串聯,成就一個資源自由流通的大循環。
該站自2011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以來,高鐵樞紐地位逐步凸顯。4年來,日均列車開行對數由48對增至241.5對,增幅503%;日均旅客發送人數由8.7萬人增長至17萬人,增幅195%;列車開行方向從建站之初的廣州南站,逐年擴升至現在的全國18個省會城市。
深圳北站自西向東劃分為樞紐西廣場、國鐵站房和樞紐東廣場三部分。直通香港的跨境巴士位於樞紐西廣場的深圳北汽車客運站。承擔運行京廣深港客運高鐵專線以及廈深鐵路的國鐵站房是整個深圳北站樞紐的核心,共鋪設20個軌道11個站台。公交、地鐵、出租、小汽車等其他城市交通則位於樞紐東廣場。旅客在站內就可以享受「零換乘」的便捷。
與內地火車站都採取從上層進站、下層出站的人流組織形式不同,為了配合樞紐以步行人流換乘集散交通層為中心的流線組織,國家鐵路首次在深圳北站實現了「上進上出」的人流組織,這也是目前內地唯一人流組織採用「上進上出」的大型火車站。
車站規劃參照香港機場
車站設施人性化是記者在綜合換乘廳區域採訪時感受最深的地方。深圳北站在規劃過程中,充分借鑒了香港機場和內地的航空機場的建設標準,配備了高水平的公眾服務設施,包括醫療救助、行包寄存中心、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電梯、直飲水設備、自助售賣機、母嬰室等。從東廣場通往換乘大廳的地面,也設置了盲道,以方便殘障人士。
隨着2018年第三季度香港段的開通,屆時將會有由香港西九龍站開往深圳北和廣州南的城際列車,行車速度廣深段可高達每小時350公里,香港段250公里,根據停站數量與停站時間的不同,全程只需約30分鐘。
屆時,廣深港將實現半小時生活圈,同時也加大了香港與長三角、京津唐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圈、城市群之間的聯繫。實現4小時到華中、海西經濟圈,9小時到京津唐、長三角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