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ICO一夜暴富模式快玩完

2017-08-29
■比特幣暴漲帶動通過地下發行數字幣的融資模式。■比特幣暴漲帶動通過地下發行數字幣的融資模式。

比特幣大升刺激代幣集資潮 監管部門隨時叫停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內地最狂熱的地下融資方式「ICO(首次公開募幣)」或遭叫停。消息稱,今年以來比特幣暴漲帶動這種通過地下發行數字幣的融資模式,投資者超過10萬人,融資額動輒上億美元。因其超低門檻,超巨額募集資金已經超出正常市場邏輯,且有逐漸失控之嫌,內地監管部門開始關注到這一亂象,目前一系列的監管措施正在醞釀,最嚴厲不排除叫停或取締所有ICO。

最早誕生於2013年的ICO,全名叫Initial Coin Offering,改編自證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發行)一詞,是區塊鏈行業的一種融資方式,指通過發行代幣(Token)的方式進行融資。每個區塊鏈項目會根據投資者投資金額的比例,發行相應的代幣給投資者,這些代幣往往可以在一些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交易。

多以比特幣進行交易

這種有點山寨IPO味道的ICO項目是怎麼操作的呢?綜合多家內地媒體報道,一般ICO項目都會發佈白皮書,展示項目的技術實力、基於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和項目的應用場景等內容。在投資方式上,一般是以比特幣為中間交易貨幣進行貨幣交易。投資者將法定貨幣兌換成比特幣,再將比特幣兌換成符合ICO項目募資要求的其他虛擬貨幣。

當前ICO項目大致可以分為「產品類」和「收益類」。所謂產品類,即ICO項目最終能夠為投資人提供產品或服務回報,一定程度上類似於產品眾籌。收益類則指ICO項目最終能夠運用到某個領域從而產生收入並向投資人進行收益分配,一定程度上類似於股權眾籌,且最終實際獲得的代幣可以進行「二級市場流轉交易」。

融資急速膨脹恐失控

由於今年以來比特幣瘋漲,不少ICO亦趁勢風生水起,一發佈就融資到上億美元的巨款,如Bancor.network募集了1億美元,Tezos.com募集到2億多美元,而內地有「中國比特幣首富」的天使投資人李笑來的Press.one項目,其標的也是2億美元。公開數字稱,當前投資者超過10萬人,其實遠不止這個數字。「今年7月在上海成立的一家交易所,兩天時間就募集了1,500萬美元,投資者幾乎是蒙眼投錢。」

ICO泡沫瘋狂膨脹,驚動了內地監管層。有消息稱,人民銀行、中證監和中銀監等多個監管部門正聯合出手,醞釀ICO監管措施,方案包括控制規模、加強信息披露,監督募集的數字貨幣,發佈投資風險警告書等。最嚴厲的措施,或還會暫停或取締所有的ICO。

ICO乏監管 90%騙錢

市場人士認為,ICO在近期已經被多個機構和投資人認可,並正挑戰正規股權融資,這樣的勢頭是很瘋狂也很可怕的。要知道ICO的融資門檻相當低,只需分散在全球的個人拼湊成一個團體,並發佈一個技術概念,通過在地下各類圈子宣傳,便可坐等資產上門。不過,正是新事物缺乏監管,有分析直指內地ICO存在「90%騙錢,9%偽需求」的現象。曾一個多月投資了20家ICO的投資人薛蠻子坦言,「因為沒有監管,目前市場上90%的ICO項目不靠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