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內地ICO規模上半年超26億

2017-08-29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作為創新事物的ICO剛公開露面就獲得巨大市場規模,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內地ICO融資規模超26億元(人民幣,下同),累計參與人次超10萬。

參與人次達10.5萬

對於監管遲遲未有下手,和其目前處於一個模糊地帶有關,有法律界人士認為,ICO籌集的是「商品」難以納入非法集資名目,但也有專家建議,可以試行監管沙盒,從制度建設出發管理。

據國家互金專委會發佈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通過對內地ICO情況的檢測發現,內地提供ICO服務的相關平台共43家,上線並完成ICO的項目65個,累計融資規模達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幣與其他虛擬貨幣,以2017年7月19日零點價格換算,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其中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不過,據全天候科技的說法,認為ICO參與人數可能更廣泛,據不完全統計,認為中國內地目前有超過200萬人在參與ICO。有不具名數字貨幣玩家稱,自從比特幣概念熱炒以後,內地的確有大量抱有「一夜致富」的人在專研這些事物,近期山寨幣(國產虛擬貨幣)大熱,不少山寨幣交易所提供ICO服務,而部分發行方也正是ICO的發起者。但山寨幣流通性較低,會不會升值全看發行方在ICO上的融資情況了,有好的一個月暴漲500%,也有差的全部賠本。

用大起大落形容ICO參與者再合適不過,但凡是投資項目,多需法律保障,但ICO的有效監管不少人士都認為存在諸多難點。儘管有投資者明確表示90%的ICO是在騙人,可是因為其發行和募集的都是數字貨幣,並不是直接資金,因此是否適用於非法集資,目前在法律界還有爭議。

監管宜從建設入手

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認為,ICO監管適合從制度建設出發,應該盡快在法律上給予ICO一個定義和說法,ICO需要一個完整的監管框架。姚前還建議,對於ICO可以採取監管沙盒的方式,法定數字貨幣的內在價值支撐是不能有任何變化的,變化的地方在於貨幣形態數字化,在於數字發行技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