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發展成熟,長者平均壽命得以延長,估計全球65歲以上人士佔整體人口比例,將從前年的8%,升至2050年的16%。人口老化不但令勞動力短缺,亦使經濟發展停滯及政府財政負擔加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富裕國家用於退休金及醫保的開支,目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逾16%,若不加以應對,到本世紀末會升至25%。然而,若老人擁有經濟能力,並且健康情況無礙及願意工作,他們提供的消費力和勞動力,對經濟的潛在效益不可小覷。
事實上,如今踏入65歲退休年齡的長者,較以往的同類人士來得健康,只要他們願意,絕對可補充勞動力。不過若要令長者發揮所長,大眾需改變對長者先入為主的觀念,例如願意給予65歲以上人士更多工作機會,並安排彈性工時和提供兼職職位等。與此同時,市場因應長者的經濟能力,可開拓針對性的產品。以退休投資產品為例,金融業可因應老人壽命延長及生活模式改變,調整投資產品,為長者預留更多現金流。
未雨綢繆 打工仔需儲錢
另外,打工仔亦應為更長壽而未雨綢繆,早年增加儲蓄防老,如參加自動註冊養老金計劃。保險公司亦可增加患上腦退化症或活至120歲的受保範圍,從而鼓勵經濟環境較佳、領取養老金的人多消費、少儲蓄,為經濟注入動力。■《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