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秋季到來菊花香

2017-09-15
■白色野菊花。 網上圖片■白色野菊花。 網上圖片

韓小榮

小院外的綠化帶上種植着一大片黑心菊。遠遠看去,金黃的菊花瓣包圍着黑心一點,極像小款的向日葵。菊花黑心,說起來不雅,卻不妨礙它的品行高潔。它端莊大方地立在那裡,不怕夏日炎炎,無畏秋風瑟瑟,愉悅人的雙睛,提升馬路顏值。黑心菊的花期很長,它們從夏天開花,一直持續到暮秋。它不是稀有品種,在菊花的王國裡並沒有顯赫的地位。也很少有人把黑心菊養在自家的庭院裡,這和它的花名毫無關係。人們似乎有意避開黑心二字,在我們當地,大家都習慣叫這些花為--野菊花。其實,黑心菊和真正的野菊花生長環境有很大的不同,黑心菊需要人工栽培,野菊花則自生自滅。

野菊花生在金秋裡,長在陽光下,開在原野上,綴滿高山崖。我們家鄉是平原地帶,每到秋天,田野裡開得最絢爛的花兒就是野菊花。小時候,去田野打豬草,我最喜歡把野菊花編成花帽戴在頭上,回到家也不捨得摘下來。五顏六色的野菊花給我贏得一個「臭美」的稱號。 前一段時間,看電視劇《思美人》,張馨予飾演的莫愁女頭戴鮮花帽,甫一出場,花香四溢,韻味十足。我仔細觀察了下,那些花,有很大一部分是野菊花。莫愁是屈原心儀的女子,他們之間心有靈犀。屈原賢良而高貴,猶如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屈原的詩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表達了這種高潔的志向。蘭花本是春花之冠,蘭花清露非比尋常。菊花又是秋花之王,它的花瓣入口必然令人神清氣爽。屈原以菊花瓣佐餐,那是對菊花的偏愛。莫愁的裝扮,需要迎合情郎的心思。於是,導演投屈原之所好,讓菊花飛上美人髮辮。屈原熱愛秋菊,還不止一次吟誦。他在《九歌.禮魂》寫道:「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春蘭秋菊,成了形影不離的夥伴,共同組成了一個美好的成語,它們各有所長,流傳久遠。

秋天的菊花是最美的,所謂「芳熏百草,色艷群英」。曹植的《洛神賦》亦有「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的名句。秋菊和春松搭配在一起,各有值得稱讚的地方,是最佳搭檔。秋菊用來形容仙子,更是使得秋菊魅力無窮,不同凡俗。陳毅的現代詩《秋菊》寫道:「秋菊能傲霜,風霜惡重重。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菊花傲霜,品質超群,給人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人們對秋菊的熱愛是發自內心,愛它那一種奮發的精神。

我曾養過一盆黃色的金絲菊。買來的時候,花開朵朵,金光燦燦。花兒開敗了之後,葉子緊隨着萎靡不振。澆水、上肥、換土一系列折騰,也沒挽救回金絲菊的生命。我養花的經驗不足,金絲菊的夭折,沒分析出是什麼原因。自此,我再也沒敢養菊花。我不想讓尊貴的菊花再次毀在我的手裡。

那年國慶節,各種秋令花兒擺出吉祥的造型,讓整個濟南城聞着香,看着美。我所在的街道,院落門口也擺放了菊花盆景。慶祝完了節日,菊花還在門前噴香吐艷。這些菊花都是園丁精心培育的名貴觀賞品種,香氣襲人,勾魂攝魄。有一盆綠菊花是那種匙瓣,花瓣清婉明麗,像一個個細長的小勺子。我忍不住剪了一枝綠菊花,把它插在花瓶裡。瓶裡注入泉水後,連續三天,菊花精神抖擻,努力綻放。我喜不自勝,恨不得一日看千回。到了第四天,綠花瓣開始發蔫變色。本以為花瓶周圍會出現落英繽紛的局面,然而沒有,直到那些匙瓣枯黃也沒有旁落。不禁想起《甄嬛傳》中眉姐姐吟的前人之詩。皇上知道沈眉莊喜愛菊花,就讓太監、宮女們把一些極品菊花給眉姐姐送去。眉姐姐以物喻人,歡天喜地吟了「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兩句詩,巧妙地對皇帝表白自己不屈服於外物的決心,使得皇上龍顏大悅。

我家的瓶插綠菊花,和不落於北風的菊花類似,看來是同一品系。據我所知,菊花還有另外的風情。蘇東坡去看望王安石,看到了王安石尚未完稿的新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在蘇東坡眼裡的菊花,都是雍正皇帝送給眉姐姐那種不肯委地而亡的,忽而看到王安石寫成黃花滿地,便以為是知識性錯誤。隨後,自己大筆一揮,續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看到了也不露聲色,而是找了借口把蘇東坡派到黃州一帶做個小官。重陽節那天,蘇東坡外出賞菊。到了菊園一看,才知道本地的菊花,花瓣被狂風吹落,一朵枝頭抱香死的也沒有。蘇東坡才意識到是自己淺薄無知。天地之大,無奇不有,菊花怎麼會是千篇一律的呢?

菊花在中國的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三,和梅、蘭、竹並稱為花中四君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清新飄逸,瀟灑出塵,境界之高,無與倫比。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小小的彭澤縣令陶淵明讓菊花一舉成名,自此,菊花成為花之隱逸者。林黛玉作詩,別的詩再好,並沒打敗薛寶釵。只有作菊花詩十二題的時候,她奪了魁。「自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雅作菊花詩,重提陶淵明。菊花成了神助攻,成就了林黛玉的詩名,打擊了薛寶釵的氣焰。可以說,林黛玉小贏了情敵一把,菊花功不可沒。

提起菊花詩,想起袁枚的小品文《栽菊之道》。江寧有一座高廟,有僧人叫亮一,這個僧人有一項特殊技能,他能讓菊花月月開花。袁枚和朋友們經常去廟裡賞花,其中有個友人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菊花長詩。「山僧一手種菊花,花高十尺大如斗。四時群卉遞凋殘,僧寮月月如重九;雪無苦濕晴無乾,如期各有神明壽。此言雖小可喻大,士夫身世宜遵守;東風桃李劇芳妍,此時可葆穠華否?經得冰霜受得春,畢竟此花能耐久......」通篇詞藻警人餘香滿口,可與《唐詩三百首》中的任何一首媲美。雖然寺廟月月有菊花可觀,詩人們還是喜歡吟賞秋菊。袁枚記載的正是戊辰年秋天的文人雅事。

菊花深居在寺廟裡,韜光養晦,很適合它「隱者」身份。我生也晚看不到僧廟裡花高十尺的菊花。濟南趵突泉公園的菊展盛會,彌補了這一缺憾。每年的十月份,菊花集體亮相,重磅來襲,引來觀者如潮。去年,我和朋友參觀菊展,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欣然發現許多花冠如斗的菊花品種,朵朵驚艷,美絕人寰。現在的栽培技術迅猛發展,菊展上的菊花千姿百態,爭奇鬥妍,肯定比亮一僧人精心培育的那些要好看得多。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