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攜子女入場 見證中華民族智慧承先啓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17」昨日開幕,吸引大批市民入場認識中國古代創科發明,以及國家如今先進的創科成就。有家長特意帶子女入場增廣見聞,讓子女了解國家在航空及航海技術的最新發展。有中學生自發組團入場學習,有同學指看到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以及航空母艦遼寧艦的模型,感受到中國承先啟後的歷史進度,感到十分自豪。有學生看完後對祖國的印象改觀,以前一直以為內地較為落後,現在才知道祖國的科技原來那麼先進。
今年「創科博覽」的主題是「鑑古追今,開創未來」,以中國古代科技文明與今天創科成就為主軸,展現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氣度,古今傳承。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應邀出席開幕典禮並致辭(見A6版另稿)。
嘆港停滯 冀轉型拓創科
市民吳先生表示,平日會帶女兒參觀太空館及科學館,認識天文及科學知識,今次特意帶她來見識中國的科技成就,尤其在航空及航海領域均具國際水準。他指,自己已從事IT行業三十多年,廿年前到深圳工作,見證祖國內地的創新科技急速發展,「現在支付寶已全國通行!」
他感嘆香港多年來駐足不前,「習慣一窩蜂炒股票、炒樓、炒波鞋,思維狹窄。」他指,如今香港製造業式微,亦不似泰國是個旅遊熱門地,香港實應急起直追轉型為創新科技城市,才可以維持競爭力。
航母先進 中三生感自豪
就讀中三的李同學表示,看到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以及航空母艦遼寧艦的模型,覺得前者十分有氣勢,而後者就很先進。
她指,「國家現在已有能力建造先進的航空母艦,對此感到十分自豪。」同行的林同學亦讚歎現場的國家航空火箭模型十分逼真,令她回想國家載人火箭升空的歷史時刻。
代代傳承 奠定國家成就
就讀中二的王同學指出,對科學一直深感興趣,今次特意入場聽專家論壇及參觀展品。他認為展區設計很有心思,展出渾天儀及候風地動儀的仿製品,展現中國古代科學成就,「了解歷史之餘,亦知道全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不斷創新發展,國家才有今天的科技成就。」
大開眼界 盼互補拓創科
就讀中二的黃同學及楊同學一同參觀展覽。楊同學表示,他對創新科技及科學有濃厚的興趣,看到展品有中國古代發明如渾天儀及地動儀,「原來古代的人思想已經這麼厲害!」
他又說,展館有不少國家航天及印刷的新科技展出,令他眼界大開,「祖國的科技那麼先進,看完之後很自豪!」他稱讚內地科技超前香港,兩地應合作發展創新科技,「兩個地方有不同的長處,可以互補。」
數量豐富 教育小孩良機
任職教師的彭先生與太太及兩名女兒入場參觀。彭先生指出,他十分欣賞今次展覽主題「鑑古追今」,同時展出中國古代及現代的科技產品,且展品類型多元、數量豐富,是教育小朋友認識國家科技發展進程的好機會。至於一對分別8歲及6歲的女兒就最喜歡「VR」(虛擬實境)遊戲。
無緣看艦 近望模型止渴
李女士表示,今次展覽的展品類型多元,令人大開眼界,見識到國家科技發展之快,「改革開放短短數十年,已有顯著的成就,水準之高媲美國際!」
她指,尤其欣賞國家在航空及航海技術的發展。
對於現場看見遼寧艦的模型,她亦感到很高興,「早前遼寧艦來港一票難求,現在能見到模型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