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適逢中秋佳節,未知明天的月亮會否為烏雲遮掩?抑或皎潔地高掛天空?
忽然想起一位交往了幾十年的老朋友,之所以想起他,是因為他當年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在中學任教了一年,那一年剛開學不久,正值中秋節,他便在作文課上出了個作文題目:中秋月。收齊作業後,第一篇他看到的,是學生寫的第一句,是「月兒像檸檬,高高掛天空。」他就問學生,看過像檸檬的月亮嗎?學生搖頭,他便問,那怎麼會想到像檸檬的呢?學生說,是從國語流行曲那裡聽來的。
他於是嘆了一口氣,再問學生平常有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或者瓊瑤的言情小說嗎?學生又搖頭,說自己不看小說。我那位老朋友於是了解到,學生中文水準差的原因,就是連小說都不看的結果。其實,月兒像檸檬的歌詞,指的是黃檸檬的顏色,沒有寫出顏色兩個字,讓人誤會指的是橢圓形的檸檬。 如果學生寫的是一輪像橙的月亮,緩緩自東邊升起,又會怎樣?我記得有一年中秋前夕,八點多時,我乘搭渡輪從榕樹灣返回港島,從船上便看到橙色的月亮,掛在海怡半島的高樓上,美得很。當月亮升到半空時,橙色就消失變成皎潔的亮白。所以說,月兒像水果,看來都是指顏色而已。檸檬形狀的月亮,我還未看過。
中秋節,相信很多人想起的是蘇東坡那千古一問:明月幾時有吧?他追問的對象自然是感懷滿腔的文人,如果他問的是現代的科學家,答案就不會是但願人長久的慨嘆,而是科學角度看月亮──時時都在,只是有些地方的人看得見,有些地方的人看不見而已。 這幾天的夜裡,記得搬張「床」到室外,看看那「床」前的明月光。唐代的床,有一說是指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