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學生若希望學習編程語言,除了自學之外,一般需要到高中選修資訊科技科才能學到。教授這門課程的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一般也對電腦軟件及硬件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到了近年,不同國家的教育機構開始提倡人人皆可以學習編程,有些甚至提出只要利用一小時的時間,5歲的兒童也能夠學會編程(例如 SCRATCH、CODE.org、Apple SWIFT等)。教師在面對這兩種不同的學習者,在教學法上到底有什麼不同的呢?
根據筆者的經驗,對於需要向大眾教授編程的教師來說,總離不開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教授編程課的老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讓學生學習得好?第二,如何開始每一堂的編程課?
過程似玩耍 無規律創作
創建LOGO語言程式的Seymour Papert亦曾思考上述問題。他在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一書中曾經提出一些見解,大意是說,在進行編程創作活動時,當學生們顯得一籌莫展時,他們或許會突然靈光一閃,儘管他們當刻未能以清晰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意識到他們是與老師們一起進行一個研究項目。
更確切地說,這些創作活動就好像玩遊戲一樣,因為這些發現新事物的過程及成果,並非能夠以預先設計好的結果出現;相反,幾乎所有的編程創作都未必按既定的規律而產生。
老師勿憂缺「乾貨」 做好「嚮導」
Papert 的說法給了我們一些啟發。對於第一個問題,在教授編程時,教師往往擔心自己對編程語言了解不足,幫助不了學生。其實編程過程包含了大量創意及解難的元素,加上編程軟件亦會不時地更新,教師儘管未能對編程軟件界面的所有細節都了如指掌,只要能夠扮演好「知識嚮導」的角色,透過恰當的合作學習安排、藉提問來激發學生的創意,讓學生明白把問題分解成數個細小部分來逐步解決的策略。
至於第二個問題,只要教師在每一課堂中包含了一些結構化的練習,也有一些開放式的練習。一方面學生能夠認識到基本的編程概念和指令,另一方面又能提供學生自己摸索和學習的機會。
以SCRATCH程式為例,學生可以先學習有限數量的積木(或模塊)進行項目創作,再到修改有問題的程序,最後再結合角色、造型、外觀、背景和聲音,創作出一個獨特的、具個性的、互動性的編程創作。
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導者,便更有能力在日後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去進行編程創作了。 ■張錦華博士
香港常識科教育學會理事、Google Certified Educator、Apple Teacher (Swift Playgrounds)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