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科啟智 > 正文

【氣象萬千】「蝴蝶」一拍翼 天氣難測準

2017-11-01
■天文台會綜合不同模式才發出預報或預警。 視頻截圖■天文台會綜合不同模式才發出預報或預警。 視頻截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蝴蝶效應」:巴西一隻蝴蝶拍翼,擾動了空氣,可能引發美國在一個月後出現一場風暴。蝴蝶效應是混沌理論的比喻,比喻的目的是要讓大家知道,在一個複雜的系統裡面,即使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變化,也可能引起往後一些巨大的連鎖反應。

坊間報道很多時是引用外國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運算結果,例如歐洲、美國、英國、日本等等,都有自己的超級電腦預測全球天氣,天文台都會用作參考。

雖然各地用的是超級電腦,不過是否一定準確呢?看看9月中颱風「泰利」的例子,最初有些模式預測「泰利」會橫過呂宋,有些就估計會橫過台中,不同預報模式的預測分歧可以這麼大!這就是蝴蝶效應的體現。

「收數」計算等差異 不確定性大

不同國家及地區有自己的氣象觀測儀器,例如衛星和雷達等,觀測範圍大小不同,收集數據方式亦不一樣,即是,一開始用於計算的「初始數據」已有些微分別。超級電腦雖然快速,但初始數據不同,加上運算方程式的差異,計算出來的預測,到三數天之後,變化已經可以很大;有些時候,即使相隔幾小時運算一次,結果都可能不同。

對於颱風和暴雨這些複雜的天氣系統,變數就更大,何況預測的時間越長,不確定性越大。

再看「泰利」的例子,它的實際路徑,跟最初電腦模式預測有很大出入:它並非直線走,而是轉彎橫過東海移向日本。

從不同例子顯示,如果我們只從其中一次預報裡看見風暴會接近香港,在颱風剛剛形成、還沒形成,甚至未見蹤影的情況下,就說颱風會吹襲香港,實在太過武斷了。

在預報過程裡面,天文台會比較不同的電腦模式,以及它們不同時間運算所得的預報結果,再加上多年來在這區從事氣象觀測及預報的經驗,綜合各個模式的特點,才會發出合適的預報和預警。

為了讓公眾獲得更多資訊,天文台推出了「熱帶氣旋路徑概率預報」新服務,提供未來9天熱帶氣旋移動路徑的概率,讓市民及早知道它的可能移動趨勢,作好相應的準備。

簡介:本欄以天文台的網上氣象節目《氣象冷知識》向讀者簡介有趣的天氣現象。詳請可瀏覽天文台YouTube專頁:https://www.youtube.com/user/hkweather。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