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生活語絲】男孩與女孩

2017-11-27

吳康民

中外人名重複者多得很。中國男子用「偉」字命名的,據不完全統計,便有逾百萬之多,女的叫秀英,也超過七十萬,這是不完全的統計。中國人喜歡吉祥的名字,總不成用豬狗命名。文革時期,適合潮流,出生的孩子,多用衛東、向陽、建國等名字。

數年前,有某幹部子弟駕車出事,居然對查究的警察說出「我爸是李剛」,意圖脫罪。其實他的父親不過是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分局的副局長,充其量不過是個科級幹部。但「我爸是李剛」,一時成為名句。李剛的大名居然名聞天下。香港中聯辦也有過一位副主任李剛,後來調升澳門中聯辦主任,又調至僑辦擔任副主任,最後因瀆職而被查辦。原來「我爸是李剛」,也沒好下場的。

父母為子女出生後取的名字,也頗適應潮流。在文化大革命時代出生的,不少取名衛東、向紅。我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我是男女平等,並不重男輕女,後來添加一個男孩,我仍然是先入為主,疼愛女兒超過男孩。以至當年老腦筋的女傭,笑罵我重女輕男。其實我覺得男女都是一樣,都是自己的骨肉,並無分彼此。

事實上,女孩子比較「顧家」,對父母比較孝順。當年我結婚後生的第一個孩子是女孩,我疼惜有加,到了第二個孩子男孩出生,仍是如此,並不因此重男輕女。到了今天,小孫子因為最最小的,又在自己身邊,並不論是男是女。疼愛他只是因為他「小」。

我喜歡小孩子,不論是男是女,因為和小孫子玩耍,為的是要拾回自己的青春。可惜現代小孫子不喜歡與祖父母依依偎偎的一套,而是醉心於平板電腦。加上小孫子雖然只有七歲,打網球、游泳、武術樣樣都能,他的「活動天地」多着,老祖父只能作個旁觀者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