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網人網事】舉手之勞

2017-11-27

狸美美

前兩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個朋友發「要柿餅的聯繫XXXXXX(電話號碼),家的,一斤13元,看見的給我轉發一下,轉發一下贈送一袋,謝謝,是朋友幫個忙!柿餅一定會送的!關係抗硬的幫我轉一次!衷心感謝了!不要裝作看不見啊,我知道大多數都是長在線,舉手之勞謝謝......」微信求轉發,在今天完全不是新鮮事,但這則消息卻激發了小狸無限的懟欲,因為它太理直氣壯了。

求讚、求票、求轉發,是當今微信朋友圈的「三大求」,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會碰到過,有些人堅持冷面無視,有些人磨不開面子或怕得罪人只好含淚屈從,當然也有純屬關係鐵和熱心腸的,但目測應是少數。在這裡,小狸先不說「三大求」應不應該,只說這求的方法也分高下,正所謂盜亦有道,求轉發也是存在鄙視鏈的。

處在鄙視鏈最高端的,是「只求生人不求友」,這也是小狸見過相對最舒心和專業的求法。比如小狸有個朋友是做推廣的,她平時就致力於加入各種組群,地方群、專業群、創業群、愛好群等等是群就加,加進去後再一一加好友,能通過多少是多少,最後她會把這些陌生人分成一組。每當公司有微信推廣任務時,她便在這些群裡先和群主打好招呼,然後發送「求」的內容,再之後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她會在群裡發個紅包以示感謝。群裡的人同樣也懂江湖規矩,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如果搶了人家的感謝紅包就要幫人家轉發、點讚或投票。而小狸這位朋友加了若干陌生人的目的,並不是要監督,而是當群裡別人有需求時,她搶過紅包之後會把廣告內容發到「陌生人群組」。

這一套「求」法最舒服和最高級的地方就是都在陌生人間進行,是純粹的商業活動,是可以用錢計算清楚的,誰也不用計算感情的成本。而只有當不摻雜感情的時候,這一點點金錢上的謝意才不覺得是侮辱,這一鍵轉發才叫真正的「舉手之勞」。

處在鄙視鏈中游的,是不分親疏的全體求人。這些人會在陌生人群裡求轉發,也會在親友群和人人都能看見的朋友圈裡公開求人幫忙。在被幫助的時候,他們付出了感情和友誼的成本。但之所以說仍處在中游,是因為他們的文案尚且謙遜,做法也未見極端。基本處於「等待幫助」的狀況,旁人還有個假裝看見不見的選擇。

處在鄙視鏈最底端的,就是文章開頭那一類強迫型的「三求」者。他們的特點是專門殺熟,而且姿態高傲,文案中往往帶着理所應當的自信--你就是應該幫我,你必須要幫我,「舉手之勞」你都不幫我,你還是不是人啊?這些求人者不僅會把廣告發到群裡,還會發到一對一的私聊裡,或者專門@你,直叫人無處躲藏。他們是處於「強求幫助」的狀態。如果硬着頭皮寧死不屈,那就要做好接受各種怪話的準備。

微信營銷的鄙視鏈裡,愈往下的人們愈不懂一個道理:錢是最便宜的,人情才是最貴的。「舉手之勞」的背後,是對方賣你的一個面子,但這種刷臉是限次的,其透支額度遠遠低過信用卡。所以如果是為了省幾塊錢就刷臉求讚,或者覺得幾個柿餅就可以買人效力,那真是很傻很天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