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來鴻:廈門大學、魯迅與玉沙坡

2017-12-02

■ 彭一萬

廈門是我國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廈門港的發祥地就在玉沙坡。全國第一所僑辦大學--廈門大學建在五老峰前、玉沙坡後,正是當年鄭成功演武亭、演武場、演武池和水操台所在地,這體現了校主陳嘉庚先生選擇校址的良苦用心。演武場的東北和西南兩端,各有一道城牆作為屏藩,城牆中央各開了一個大關門,在東北的叫鎮北關,在西南的叫鎮南關。這兩個古關隘,都是鄭成功所建。李禧《演武場》詩中「十年教訓殊勳繼」,即指古代演武場變成現代大學府。

鄭貞文作詞、趙元任作曲的《廈門大學校歌》唱道:

自強,自強,學海何洋洋!誰歟操鑰發其藏?

鷺江深且長,致吾知於無央,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自強,自強,人生何茫茫!誰歟普渡駕慈航?

鷺江深且長,充吾愛於無疆,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歌詞突出鷺江、海洋,以此比喻學問浩如煙海,人人敢當弄潮兒!

魯迅先生應廈門大學任教之邀,於1926年9月4日乘輪抵達廈門,先住在靠近碼頭的中和旅館,林語堂來接他,僱船移入廈門大學。當時乘坐的是「雙槳仔」,從水仙宮碼頭啟航,15分鐘左右抵達玉沙坡(沙坡尾)碼頭,上岸後,步行5、6分鐘,穿過演武場,即抵達東側的生物學院3樓國學研究院,後來他移住集美樓,都面向演武場。魯迅到了廈門大學不久,就到鎮北關去玩。他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我對於自然美,自恨並無敏感,所以即使躬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動。但好幾天,卻忘不掉鄭成功的遺蹟。離我的住所不遠就有一道城牆,據說便是他築的。一想到除了台灣,這廈門乃是滿人入關以後我們中國的最後亡的地方,委實覺得可悲可喜。」(見《兩地書》)

在廈門大學期間,魯迅先生極力支持廈門大學平民學校。平民學校校址在玉沙坡頂澳仔,那是一座破舊的大厝,魯迅先生出錢將房子修好,還買小人書給學生們看。他並且到學校去看望就讀的學生們,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需知,這些孩子大都是漁民子女。他對孩子們說:「你們都是平民的小孩,沒有辦法讀書,現在有機會上學,就要好好用功,以後好為平民做事。」1926年12月12日,平民學校成立大會在廈門大學群賢樓(演武亭遺址處)舉行,魯迅出席並講話:「因為這個學校是平民的學校,所以我就不能不來,而且不能不說幾句話。你們都是工人農民的子女,你們因為窮苦,所以失學,所以須到這樣的學校來讀書。但是,你們窮的是金錢,而不是聰明與智慧。你們貧民的子弟一樣是聰明的,你們貧民的子弟一樣是有智慧的。你們能夠下決心,你們能夠奮鬥,一定會成功,一定有前途。沒有什麼人有這樣大的權力:能夠叫你們永遠被奴役;沒有什麼命運注定:要你們一輩子做窮人。」

在廈門大學的四個多月期間,魯迅先生經常到玉沙坡海濱散步,觀海景,撿貝殼。當時,中山路、思明南路尚未修建,魯迅到廈門市區,必須翻山越嶺過隘門,非常不便。所以,魯迅到廈門市區或鼓浪嶼,乘「雙槳仔」往返玉沙坡--水仙宮、玉沙坡--黃家渡最為方便舒適。1927年1月15日,魯迅先生離開廈門大學到廣州去,也是從玉沙坡乘舢舨船,上了到廣州的「蘇州號」輪船的。廈門大學的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具備,所以1946年6月,就創建了我國高等學校中第一個海洋學系,聘請海內外著名教授任教,開設了《海洋學》、《潮流學》、《海洋動物學》、《海洋生態學》、《航海學》、《船藝學》等課程,培養了一批批海洋科學人才。廈門大學對廈門市、福建省、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