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少族少女遇性侵 逾四成人啞忍

2017-12-03
■王秀容(左)、麥美娟。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文華  攝■王秀容(左)、麥美娟。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文華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文華)香港田徑隊員、「欄后」呂麗瑤沉默10年始有勇氣剖白曾遭性侵經歷,承受宗教及文化傳統束縛的本港少數族裔少女似乎更難直面性暴力困擾。昨日公佈的兩項調查研究顯示,在139份針對14歲至18歲少數族裔少女的問卷調查中,85.1%受訪者曾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性暴力,包括不斷被提出性要求等,62.9%的施暴者為陌生人。受害者少女中55.9%曾求助,44.1%未曾告訴過任何人。

恐「漏風」不容家鄉 惹殺身禍

關注婦女性暴力組織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表示,風雨蘭機構於去年及今年接觸到遭受性暴力的女性中,10%為少數族裔。因少數族裔少女常年頻繁往來香港及家鄉,更有人出嫁後會長期於家鄉居住,若遭受性暴力,少數族裔女性多不會向家人或朋友求助,因其朋友圈多為家鄉人,若遭性暴力的消息傳回家鄉,可能會遭受身體襲擊甚至惹來殺身之禍。

會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碧樺依發表《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知識與觀念研究報告》,研究以焦點訪談方式訪問12名年齡介於14歲至18歲分別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族裔的少女。研究發現,大部分受訪少數族裔青少女對性暴力有清晰認知,若受訪者遭受性暴力時身處香港,多會主動向警方求助,但卻無意識尋求社工協助,對香港存在的社會服務機構並不熟悉。

風雨蘭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退休教授陳錦華昨日並發表《香港少數族裔少女對於性別暴力觀念、經驗及求助模式研究報告》。報告調查發現,85.1%受訪者曾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性暴力,62.9%的施暴者為陌生人,40.2%施暴者為朋友,另還有同學(29.9%)、親戚(13.4%)、老師(10.3%)等。受害者中55.9%曾求助,44.1%未曾告訴過任何人,求助障礙最主要為「害怕負面形象」(50%)、「保持家庭聲譽」(37.9%)及「害怕破壞與施暴者關係」(36.2%)。

麥美娟促設委會支援少族

立法會少數族裔權益委員會主席、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建議政府提升架構,成立高層次服務少數族裔委員會,統籌不同政府部門、決策局,處理少數族裔問題。她還建議政府針對少數族裔家長,開展不同形式的工作坊,讓家長在子女遭受性暴力時,有勇氣幫子女處理問題,並令其得到適切及正確的保護及支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