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四合院的故事

2017-12-08
■石榴 。網上圖片■石榴 。網上圖片

何冀平

在北京時,北京電視台正播出電視劇《情滿四合院》,我停留的時間短,零散看了幾集,大概講的是同在一個工廠做工,又住在同一個四合院裡,幾家人發生的故事。

還有一套,是熱播的《生逢燦爛日子》,講述一家北京人,生有四個兒子,個性大不相同,他們從小到大,三十年間的各自故事,地點也基本上發生在四合院。

因為一場驚天大火,北京市下決心要拆除各種雜亂的違章僭建,各居民小區、大廈首當其衝。據說,還要拆到四合院裡面,真的能復原真正的北京四合院嗎?

四合院,是北京獨有的民居建築。老年間的四合院都是一家一戶居住。四合院有大有小,故宮,可以說是最大的四合院,其次是王府,官宦、富商之家,也有小的,只有前院後院。院中均有樹、有花,樹一般是柿子、核桃、石榴,不可種桑樹、梨樹,因桑與「喪」同音,梨與「離」同音,不吉利。松樹和柏樹也有忌諱,這種樹多種在陰宅。

我出生在四合院,成年之後又住過兩次四合院,我的四合院裡,各有各的有趣故事。童年住的四合院算是大的,可以任我跑跳玩耍,召集小朋友開大會,捉迷藏,搭舞台演節目等等。

記得最清楚的是,院子裡靠牆根放有許多口大缸,夏天放滿水,水裡冰着西瓜。冬天,大缸裡放滿各種吃食。那時候沒有冰箱,這種天然冰箱可比真的冰箱好處多,一是通風,不會有異味;二是不會抽乾水分,食物保持原汁原味。

過農曆年前,家裡所有人都動員起來,蒸、炒、煎、燉,做出很多種吃食,有饅頭、豆包、大餅、四喜丸子、米粉肉、煎魚、素雜錦,也叫「十香菜」,分成一碗一碗,放在天然冰箱大缸裡,來了拜年的親戚客人,取出凍得像冰塊一樣的幾大碗,一蒸一燴,眨眼就是一桌豐盛的餐宴,省了做飯的工夫,平日忙碌的大人們就有時間聊天、打麻將、出去逛廟會;還有一項最緊要,北方人講究正月十五之前,家裡不准動刀。

那時沒有互聯網,不能上網購物,但會有小販送上門,記得我家有幾個相熟的小商販,逢有新鮮菜肉海鮮,會先送上門,山東的「大對蝦」,黃海的「黃花魚」,江南的「小河蝦、大螃蟹」,用竹簍子裝着,小販向一家之主的婆婆一推薦,大方的婆婆馬上「包圓兒」,北京土語,意思是全買下,多給小費,下一回有好東西,我們又是頭一家享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