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其中透過持續的土地用途檢討,過去數年已物色到超過210幅具短中期住宅用地,連同啟德發展區、一鐵一局項目等,中短期內可供應單位約38萬伙,基本可暫解供應燃眉之急。但中長期而言,港府用盡目前已有的規劃,亦只能提供約21.91萬個公私營單位,評估仍欠1,200公頃土地。
完成改劃私宅地多已售出
香港文匯報統計,該210幅住宅用地中,雖然可建單位逾31萬伙,但私人住宅地只佔三成,不少更仍然等待改劃。好像已經改劃的103幅用地中,私宅單位僅4.73萬伙,不少已於過去數個財年陸續售出,餘下未售出的地盤包括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安達臣道石礦場等等,估計只得逾萬伙。
而正在改劃的41幅地及未開展改劃的71幅地中,私宅單位亦只得1.5萬至2萬伙。換言之,上述31萬個單位中,只有約2.5萬至3萬伙可以成為未來5年的私宅供應。其餘中短期私宅土地來源還包括啟德發展區(20,000伙)、一鐵一局項目(17,310伙)、前南丫石礦場(1,140伙)等。
以上的6萬至7萬伙,攤分5年平均每年才1.3萬伙左右,與政府每年土地供應目標1.8萬伙有段差距,不足以應付未來數年的土地供應,但若連同市場上個別發展商私人重建地盤、農地補地價後的發展等等,料中短期應可「止渴」。以本財年為例,單單首兩季已高達13,020伙,連同第三季計算數量可能更多。
長遠供應還看新界北東大嶼
至於中長期土地供應,政府已致力開展多個大型發展規劃,例如在古洞北/粉嶺北、東涌、洪水橋及元朗南項目,再加上鐵路項目如小蠔灣車廠、八鄉車廠等,合共涉及1,194公頃可發展的土地,可於2023年至2038年間提供逾21.91萬個公私營單位,但開展規劃研究時或會遇到不同社會阻力。
而更甚者,去年底政府公佈本港在2030年後的長遠規劃遠景及策略報告時,評估本港長遠需要4,800公頃土地發展,扣除已落實發展及已規劃的3,600公頃,長遠仍欠1,200公頃,建議長遠要填海約700公頃發展東大嶼人工島及新界北新市鎮,料合共可提供1,720公頃用地,長遠開拓土地供應已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