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一顆葵瓜子兒

2018-04-19

伍呆呆

女友的母親寄來了自己老家種的未加工過的生葵瓜子,送了我一大袋,顆顆飽滿,聞之似乎還有一股陽光下的葵花香,我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許多。

我自小嗜吃葵瓜子,曾經給自己起了個網名叫「一顆葵瓜子兒」,後來此名成了我在一些網站的註冊名,女友取笑我:由此可見我對葵瓜子是「真愛」。末了囑我吃瓜子兒適可而止,以免腸胃難受。然而生長在瓜子之鄉的她大抵不知道,其實吃生瓜子的好處甚多,譬如預防貧血、補充維生素、治療失眠、增強記憶力等。瓜子體積甚小,想多吃其實也頗不容易。

我喜歡吃生瓜子大抵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小的時候父親工作忙,常常把我一個人丟在家裡,作業做完,百無聊賴,便四處尋零食吃。父親沒來得及炒的生葵瓜子被我翻出,從此吃出了別樣的風味,一直嗜好到今天。

不忙的時候,父親在屋前的空地上開墾了一塊四四方方的菜地,圍起籬笆,除了種些時令小菜,還種了一大片葵瓜子。葵花開時,地頭金燦燦的一片,加上四周一畦一畦翠綠的青菜,使得我家門前像一幅美麗的油畫,成了父親單位的一個景點,時不時地會有一些他的同事前來參觀、取經,父親很是得意。後來收穫了葵瓜子,父親便總是留下一些不炒,儘管父親也「恐嚇」過我說生瓜子吃了肚子裡會長蟲,但我膽大且執拗,要求便因此得到了滿足。

吃瓜子大多都是用門牙去嗑,因此北方人也叫「嗑瓜子兒」。瓜子兒嗑得多了,大門牙上便有了兩個小缺口,美其名曰「瓜子牙」,喜愛嗑瓜子的人一見面,咧嘴一笑,看見對方缺了一小塊的瓜子牙,便立刻明白是同道中人。

其實葵瓜子算是在中國相當普及的大眾食品,因此喜好吃瓜子的同道中人甚多。無論南方北方,家裡招待親戚朋友,茶几上擺的除了點心水果,幾乎很難缺了葵瓜子的身影,尤其是逢年過節,如果沒有瓜子,就好像少了一些節慶的氛圍。到茶樓喝茶,葵瓜子幾乎已經成了標配。到生意爆棚的酒樓吃飯等座,酒樓送給客人打發無聊時光的小食品,幾乎無一例外的也是葵瓜子。

長期嗑瓜子的吃貨幾乎都會有一兩招吃瓜子或者剝瓜子皮的絕招,這些絕招大多拚的是速度,而我的一位老友吃瓜子的絕招與眾不同,他吃瓜子的速度特別慢,與其是說吃瓜子,倒不如說他在「品」瓜子。別人是把瓜子殼和瓜子仁一分為二地吃,而我的這位老友卻是把瓜子仁和瓜子仁外包着的薄膜一分為二地吃,他的這個絕招令不少瓜子友頂禮膜拜。

因為喜歡吃葵瓜子,便也十分地喜歡葵花。小時候還沒看過梵高的畫,看到葵花便一心地想到日後的葵瓜子,如今懂得了葵花的美,吃着瓜子的時候便會想到葵花。

前些日聽說深圳市民中心廣場後的向日葵花海開得正美,便想擇日抽空前去觀賞,結果,還沒來得及去,就在網上看到花海被人為破壞的消息。對比花海被毀前後的圖片,前者的美麗和後者的慘烈令人唏噓。其中的幾個家長竟是帶着孩子在花海中摘了葵花去摳尚未成熟的葵瓜子作為賞花的「戰利品」。

被記者拍攝下來放到網上的採花者開心地笑着,大門牙上也有小缺口,但我覺得他們與我絕對不是「同道中人」。愛吃瓜子的人,應當是欣賞着花兒的美麗,等待它的成長和成熟,然後懷着感恩的心去品味它給我們帶來的味覺的美好享受,這才是對植物的花和果實最大的尊重。如此,等同尊重我們自己的生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