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中華學堂】守喪在乎情感 禮節源於心哀

2018-05-03

編者按:編者按:為提升學生對中國國情、歷史、文化及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常閱讀、多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特別舉辦「回歸盃-第七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有關活動已圓滿結束,而大會專設的「中華學堂」欄目則會繼續以輕鬆手法介紹與香港回歸及國情相關知識,深化讀者對國情的了解。

不少孝子賢孫都會選擇在清明拜祭先人以盡孝義,這顯示了喪葬祭祀在中華文化中佔了一重要席位。然而,我們都聽過,古代有人會在父母死後守喪三年,以盡孝道和抒發悲哀掛念之情;但是在現今社會中幾乎沒有人在守三年之喪,這表示現代人對父母的孝道和思念之情遠不及古人嗎?

守三年之喪的由來,源於《論語.陽貨》中,孔子與宰我的討論。宰我對孔子說,守三年的喪期太長了,其間不論是生產或禮樂都會被荒廢,是不務實的做法,建議不如將喪期縮短至一年。

孔子回應宰我說,如果他能心安的話,那就只守一年喪吧,並且指出嬰兒在出世三年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故此守三年之喪應該成為天下通喪,並不過分。如此一來,現代人在孔子眼中豈不是都成為了不合格的「孝子」?

不論生死 以禮相待

實情並不是這樣的,有注意到孔子對宰我的回應,重點是在於他是否「心安」嗎?這反映了孔子在看待孝一事上,重視人心裡面的精神態度情感,多於表現在外在的形式。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對弟子樊遲說,孝是要不違背禮,對父母要「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即是父母在生時要根據禮去事奉,死後也根據禮去安葬和祭祀紀念。

那麼,究竟怎樣做才是根據「禮」去行孝呢?孔子在《論語.八佾》中,回答弟子林放關於「禮」的本質時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孔子在此處就茬鄖かS別指出,與其辦得很奢華很浮誇,倒不如對死者發自於內心的悲傷之感來得情真意切。

由此我們不難明白,不管是守喪三年抑或是守喪一年,都不是作為對於是否能盡孝道的決定性判斷因素,最重要的是子女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悲戚思念之情,能夠得到充分的抒發和安頓 -「心安」。不然的話,試想想有人儘管依照三年之喪,但心中全無對父母的悲哀思念之情,一心只想盡快完成三年的守喪期,好塑造出一個孝子的形象,這樣又能夠稱得上是孝嗎? ■鬱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