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中大研免疫療法 鼻咽癌存活率六成

2018-05-11
■中大研究發現免疫療法對治療晚期鼻咽癌病人一樣有幫助。香港文匯報記者顏晉傑  攝■中大研究發現免疫療法對治療晚期鼻咽癌病人一樣有幫助。香港文匯報記者顏晉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晉傑)鼻咽癌病徵與鼻炎、鼻竇炎等本港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病相似,所以不少患者都未必及時求診,死亡率接近三成,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適用於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一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有約六成,而患者需承受的痛楚亦較傳統的化療少。

中大醫學院近年來一直與全球多個團隊合作發展治療癌症的新方案,近年更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支持,研究提升免疫治療的效用,研究團隊在2015年至2016年間共招募44位來自全球11個醫療中心的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病人參與研究,以免疫療法作二線治療。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羅國煒表示,鼻咽癌病人體內亦有可對抗癌細胞的白血球或「T-抗體」,只是免疫系統無法識別癌細胞及將其消滅,指免疫治療是透過抑制癌細胞的「PD-L1」蛋白,來恢復病人免疫系統的功能。

參與研究的病人中有11人是香港人,當中包括在2013年4月確診2B期鼻咽癌的陳先生,他發現患癌時只得35歲。他患病後曾於私家醫院接受電療及化療,癌細胞翌年擴散到肺部,需再次接受化療,但效果並不理想,於是主動提出參與中大的研究,試用免疫治療,成功令腫瘤縮細最少三成。

4針就知療程是否有效

中大腫瘤學系教授馬碧如表示,病人普遍接受4針免疫治療就能知道療程是否有效,20%病人持續多於一年對治療有反應 ,並透露有美國病人的腫瘤原本與棒球一樣大,但接受免疫治療後腫瘤一度完全消失,情況更能持續逾一年。她形容免疫治療是要「與癌共存」,指不少人即使體內有腫瘤,亦一樣可以繼續生存,但承認新療法有機會引起甲狀腺功能失調、皮膚出現紅疹等副作用。

中大醫學院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香港癌症研究所包玉剛癌症中心總監陳德章表示,鼻咽癌患者接受一線治療後一年的整體存活率一般少於五成,但使用免疫治療的病人整體存活率卻有六成,透露中大正進行另一研究,隨機性比較免疫治療及標準化療對病人的效果,預計報告可於明年完成。

鼻咽癌是一種具侵略性的頭頸癌,其形成大多與EB病毒感染有關,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一,現時主要採取化療和放射治療醫治方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